佛山多措并舉打造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全市形成“15分鐘優質診療圈”,醫療服務能力全省地級市排名第一;人均預期壽命達82.61歲,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基本達到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7月29日至30日,2023年全國深化醫改經驗推廣會暨中國衛生發展會議在山東召開。作為全國三個受邀分享的地市代表之一,佛山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周紫霄在地方經驗發言環節向全國分享了佛山“推進三醫協同改革”的經驗。
【資料圖】
據了解,近年來,佛山不斷通過強化政府責任,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成功構建了“市優、區強、鎮活、村穩”的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格局,力爭在全國構建群眾“好看病、看好病”的佛山模式,實現衛生健康服務能力持續廣東省地級市第一,其醫改經驗受到國家、省的肯定和推廣。
創新醫療服務 強化就醫感受
近日,家住順德區杏壇鎮光輝村的陳女士,因發燒咳嗽前往杏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業園社區衛生服務站就醫問診。在服務站內,陳女士完成放射檢查后,影像信息實時傳輸至南醫大順德醫院附屬杏壇醫院(以下簡稱“杏壇醫院”)放射科。
隨后,由杏壇醫院專科醫生進行閱片后,不到30分鐘便發回醫生解讀的診斷報告,這讓陳女士感到十分欣喜:“我只向公司請了半天假,如果要前往杏壇醫院放射科完成相關檢查,時間方面不允許。現在在社區衛生站點內就能完成檢查,并且同樣獲得杏壇醫院放射專科醫生出具的診斷報告,省時省力,實在太方便啦!”
上述這樣快捷、便民、溫馨的一幕,得益于佛山市近年來持續深化醫改創新。以順德為例,2022年7月,順德推出全省首個“健康共同體”建設方案,明確以鎮為單位劃分片區,由轄區內公立醫院牽頭整合社區衛生服務站點、社會辦醫療機構,組建緊密型鎮健康共同體。
隨后,杏壇鎮健共體在此基礎上,主動開啟“2+1”放射診斷模式,通過醫院與社區的PACS系統互通互融,將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杏壇醫院與杏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效連接起來,讓群眾足不出社區便能享受上級醫院專家服務。
其實,這樣的醫改舉措在佛山各區均有展現。其中,南海便通過5G賦能構建三級區域協同救治體系,成功救助多名病患。這樣的說法并非空穴來風,99歲的劉婆婆去年6月突發胸痛,被送往羅村醫院就診。隨后,其心電圖同步上傳到胸痛專家群,專家判斷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需要立刻介入治療。
在5G技術支持下,劉婆婆一躺上救護車,視頻影像和生理數據就傳到了南海醫院,院內急救團隊進行實時指導并做好搶救準備。從入院到手術順利完成,全程僅50分鐘,劉婆婆術后不久就能下地活動。
據悉,2018年,南海醫院發起成立南海區胸痛中心聯盟,將區級三甲醫院、鎮(街道)二級醫院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均納入其中。目前,全區12家、14個院區胸痛中心醫院,共同構成覆蓋全區的心梗急救網絡,急救患者搶救時間總體上縮短近25%,救治率提高35%以上。
均衡醫療資源 簡化就醫流程
除了推動各區打造特色醫療服務外,近年來佛山還堅持“一張圖”謀劃、“一盤棋”統籌、“一體化”推進,全力構建高標準衛生健康政策體系、高水平醫療資源供給體系及高效率全周期健康保障體系,推動市民就醫獲得感持續提升。
其中,2019年,佛山市在全省地級市中率先實施高水平醫院建設“登峰計劃”,投入16億元重點建設11家醫院。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現有三級醫院31家、三甲醫院12家,數量和質量均居全國地級市前列,市域內就診率保持在99%以上。
同時,佛山市還主動與高等院校和省級醫院結對,通過實施政校合作、院院合作,引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近10家高水平醫院和高等醫學院校辦醫管醫,進而帶動提升區域醫療水平。其次,佛山市還主動推動高水平醫院“一院多區”建設,并陸續啟動市第一人民醫院等三甲醫院分院區建設,實現醫療資源均衡發展,獲得不少市民的支持和認可。
好看病、看好病,隨著佛山醫改走深做實,其成效正在逐步顯現。日前,市民朱女士帶出生沒多久的兒子到佛山市婦幼保健院新城院區看支氣管肺炎。對整個治療經過,朱女士直言感受到了變化。
“我家住在順德陳村,一共有三個孩子,以前小孩生病,我都會選擇去市婦幼保健院禪城院區,但每次都要耗費大量時間,而且停車也非常不便。”朱女士表示,新城院區啟用后,她開車從家里到醫院只要10分鐘,加上智慧醫療服務的完善和優化,就醫效率大幅提升。
“掛號、檢查、繳費、取藥等環節基本都能用手機完成,再也不用抱著孩子在醫院周轉各個窗口辦理業務了。”朱女士表示,伴隨醫改政策落實,很多費用都納入醫保報銷范圍且一站式結算報銷,不僅就醫便利度和效率提升了,還減輕了就醫負擔。
其實,像朱女士一樣,感受佛山醫療服務正在不斷向上向好的市民還有許多。目前,佛山市已引入廣東省人民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等近10家高水平醫院和高等醫學院校合作辦醫,促進公立醫院優質資源均衡化發展,提升區、鎮(街道)醫院綜合實力。
深化醫保改革 推動醫藥發展
除了優化醫療服務外,減輕群眾就醫負擔,深化醫保改革,也是佛山不斷砥礪奮進的重要目標之一。其實,早在2018年,在國家、省醫保局大力指導下,佛山市率先對全市所有定點醫療機構(含民營)實行支付方式改革。據悉,改革首年,佛山市便成功實現實際付費,實現統籌地區、醫療機構、基金支付和病組四個全覆蓋。
2019年,佛山市榮膺廣東省唯一支付方式改革國家試點城市;2021年度清算中,佛山市實現醫保基金支付率達106.5%,結余留用的醫院達76家,占全市醫療機構總數的67.3%,盈余總額達3.7億元,促進了醫院公平競爭和優質發展;2022年廣東省衛健委對全省開展DRG能力排名,佛山位居省內地級市第一。
近年來,佛山市還深化推動實現“門診共濟”改革,不僅大幅提升了醫保支付范圍、醫保目錄支付比例、醫保的實際報銷比例,還實現了市民呼吁已久的跨區、跨市、跨省“三連跨”,徹底解決了門診看病的區域性限制。
看病就醫,關鍵在于最后的用藥。在醫藥領域,佛山亦主動深化改革,取得了多項扎實成效。其中,2017年,全市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在全省率先同步取消藥品(中藥飲片除外)和醫用耗材加成;2018年,佛山率先實施醫保國家談判藥“雙通道”保障。目前,佛山市還聯合廣州建立“廣州-佛山跨區域藥品采購聯盟”,進一步降低市內藥品耗材采購成本。
為進一步助推佛山市醫療服務邁上更高新臺階,目前佛山市還在著力推動醫療服務與生物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相聯動。目前,佛山市已在全省率先成立生物醫藥工作專班,促進產學研醫高度融合。
同時,佛山市正在主動搭建醫工融合聯動平臺,籌建省、市共建的廣東省生物醫藥科技創新與轉化中心,組建季華實驗室醫學工程研究所等30多個高水平生物醫藥服務平臺,并打造高標準生物健康產業園區,建成佛山云東海生物醫藥產業園等多個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特色園區,打造完整上下游產業鏈,探索走出一條具有佛山特色的醫改高質量發展之路。
文丨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宋世偉、周龍鳳
編輯丨楊韻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佛山多措并舉打造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全市形成“15分鐘優質診療圈”,醫療服務能力全省地級市排名第一;... -
大良22個農貿市場完成升級改造 4家獲評...
文 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盧潔敏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是省、市、區確定的 -
后生仔為何樂當“收買佬”?
順德“95后”青年探索智能回收模式,期待給傳統廢品回收行業帶來更... -
在“家門口”看校園頂尖籃球賽
中國初中籃球聯賽總決賽在順德打響,男女子四強球隊全部誕生珠江商報訊 -
替樹木行走人間
兩株大楊樹華蓋相交,葉片們輕輕摩擦撫慰,如閨中密友喁喁交談。雙臂伸 -
河南南陽:這個周末 雷雨要來
8月10日,我們進入“三伏天”的尾聲——“末伏”,但天氣仍然“熱”... -
南陽市臥龍區安皋鎮:點亮“生態宜居星...
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安皋鎮始終堅持“五星”支部創建... -
桐柏縣毛集鎮:多措并舉優化營商環境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毛集鎮持續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樹立“抓黨建... -
confluence是什么軟件(confluence)
導讀1、confluence英[?k?nflu?ns]美[?kɑ:nflu?ns]n 匯流; -
蒙娜麗莎:公司近幾年均與碧掛園有業務來往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8月11日訊,有投資者向蒙娜麗莎提問,請問公司與碧 -
售價百萬的性能猛獸 極氪001 FR官圖曝光
極氪智能科技今日正式對外公布ZEEKR001FR官圖,極氪方面稱,ZEEKR001FR -
急救效率再升級!我市實現首例跨縣域救...
8月8日下午3時20分,遂昌縣人民醫院門口,一輛松陽縣急救中心的救護車 -
ST華鐵控股股東9024萬股份被凍結
雷達財經文|馮秀語編|深海8月9日,ST華鐵公告稱,公司于近日通過控股股 -
“賞蘭聞香”蘭花研學實踐活動在翁源開...
蘭花是韶關的市花,韶關翁源是“中國蘭花之鄉”,這里有全國最大的... -
教師心得:論當前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通過家校共同努力,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良好的道德學習和生活環境。—... -
恩平市沙湖鎮深入推進美麗圩鎮建設 打...
沙湖鎮正奮力創建國家衛生鎮和廣東省美麗圩鎮示范鎮,讓高質量發展成果 -
近100對親子家庭參加定向越野活動 寓教...
親子家庭參加科普小游戲。江門日報訊(文 圖記者 羅霈通訊員 譚嘉欣聶 -
暑期“爆款”影片集中上映 江門影院迎...
暑期觀影多以學生為主。多部大片扎堆上映,吸引不少市民前來觀影。... -
稅收優惠政策延續,提振小微企業和個體...
稅務工作人員到江門市雙好茶業有限公司了解產品情況并宣傳稅收優惠政策 -
穩就業促就業丨搭平臺、擴崗位、穩就業...
中小企業是吸納就業的重要陣地。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到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