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樂視深似海 踩雷基金和“坑底”投資者何去何從
2月23日,“接盤俠”孫宏斌正式掌舵下的樂視網(5.290,0.43,8.85%)在北京郊區云澤山莊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就多個議案進行表決。
這是1月24日樂視網復牌后的首場股東大會,不少投資者把扭轉命運的希望寄托于本次大會。
盡管董事長孫宏斌并未出席,現場利好消息也不多,但樂視網當天股價卻延續了前一日的大漲格局。
那么,到底是誰在攪動樂視的股價?踩雷基金和“坑底”的投資者們又該何去何從?
3天漲了27%
按計劃,樂視網股東大會審議了六項議案,已經虧了90億元的樂視網董事長孫宏斌并未出席此次臨時股東大會。雖然現場實質上的利好消息并不多,但樂視網股價卻繼前一日漲停后,繼續大漲。臨近尾盤才打開漲停板,最終報收5.29元,漲8.85%,成交額達30.31億元,換手率達19.16%。
盡管深交所對樂視網股票的交易情況進行了重點監控,上市公司和交易所也警示股價具有下行風險,但仍有“膽大”的資金不斷涌入,其中不僅包括逐利的市場游資,還有不少散戶投資者。
財新網報道稱,僅復牌后的13個交易日內,樂視網的股東人數已較復牌前增加了81.6%。
1月24日復牌前,樂視網自然人股東人數為18.5萬人,但截至2月9日,公司自然人股東數量已上升至33.6萬人!
隨著交易不斷放量,股東人數或也在繼續增加。
2月8日以來,樂視網成交量明顯放大,當天起有2.13億股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這些股份是此前參與樂視網定增的中郵創業基金、嘉實基金、財通基金以及“牛散”章建平所持股份。解禁的定增股份此前屢次被提及,因為它們是在樂視網資金鏈危機爆發前三個月的2016年8月實行非公開增發的。此外,基金四季報顯示共有60只基金持有樂視網股份。
樂視網股價報復性反彈,有人認為是牛散章建平自救的結果,那么,有了一個章建平,會不會有栽了跟頭心有不甘的機構投資者?
目前一切都純屬猜測。
誰在攪動盤面?
交易所盤后龍虎榜數據顯示,2月8日,中泰證券德州三八中路營業部買入凈額為13556.28萬元;2月9日,銀河證券廈門美湖路營業部凈買入21511.90萬元;2月22日,中信證券(18.190,0.18,1.00%)上海分公司凈買入14142.39萬元,東吳證券(8.400,0.01,0.12%)(蘇州西北街營業部凈賣出1236.77萬元。2月23日,中泰證券德州三八中路營業部凈賣出15933.74萬元;中信證券上海分公司買入15336.03萬元,又賣出15874.81萬元;東吳證券蘇州西北街營業部買入3768.04萬元,還賣出了3906.96萬元。
種種跡象顯示,游資接力炒作的概率更大。
數據顯示,1月24日到2月23日,龍虎榜中機構專用席位合計賣出樂視網2.44億元,無一筆買入金額,機構主要集中在2月8日賣出,合計2.06億元;若按當日均價4.81元粗略計算,機構席位當日賣出數量約4293.58萬股。2月8日后無機構席位交易產生,或與監管機構窗口指導相符。
關聯交易賬款巨大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樂視網內部正在研究制定重整方案。接近融創集團高層的人士稱,至少需要三個月,樂視網才能落定。此外,由于賈躍亭質押的25%股權早已跌破平倉線,未來樂視網的股份可能比較分散。
不過,樂視網于2月22日發布公告稱,關于媒體所提到的“重整方案”,截至目前,公司未形成任何實質性的方案及意向,后續相關信息以上市公司公告為準。
在股東大會現場,有投資者提問,“目前賈躍亭的股權質押是否存在平倉風險,目前股價是否達到了平倉線?”公司董秘趙凱表示,目前與賈躍亭本人及其在國內的代理人溝通十分暢通,目前尚未達到樂視網需要進行披露的階段。如果出現需要披露的情況,樂視網會及時進行披露。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賈躍亭持有樂視網25.67%的股份,但幾乎已全部質押給金融機構。賈躍亭股權質押存在因無法及時追加擔保而被相關機構處置的風險,從而可能導致樂視網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因此,目前持有樂視網8.56%股權的融創有可能晉升為第一大股東。
在被問及“上市公司或融創后續有沒有資源來支持公司發展”這一問題時,樂視網總經理劉淑青表示,“我們目前還是急需解決資金問題,其他資源也不斷地在匹配,我們已經做了相關公告。”
劉淑青還表示,目前來說公司主要的問題確實是關聯交易賬款巨大,目前在與關聯方密切溝通,但并沒有實質進展。
起死回生路不平
1月24日,停牌長達9個多月的樂視網在A股市場復牌。復牌前諸多持有樂視網的公募基金下調其估值。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14家基金公司下調了對樂視網的估值,其中最低價已被調整至3.90元。如此低的估值,相當于停牌前15.33元經歷13個跌停板后,才能達到基金公司的估值價位3.9元。
如預期一樣,復盤后,樂視網股價連續多日跌停,直至2月8日,才打開跌停板翻紅。而截至2月7日以跌停收盤時,樂視網每股報收4.82元,公司總市值只剩下192億元,復牌以來市值已蒸發約420億元。而在2015年5月,樂視網市值一度達到1526億元。
1月30日,樂視網發布2017年度預虧公告,預計虧損約116億元。這一結果讓很多交易員幾乎看不到任何生機。
然而,2月22日至23日,樂視網盤中異動拉升,換手率、成交量均放大。
為何樂視網會瞬間復活?市場對目前樂視網的股價與價值之間的關系如何判斷?誰是接盤俠?又是哪類機構資金或游資在入局,是看好其新價值,還是新一輪的炒作?
有市場人士稱,如果說創辦樂視網并將其發展壯大的賈躍亭是樂視網的上半場;那么,從投資者成為掌舵者,并試圖展開挽救樂視網行動的孫宏斌時代,則是樂視網的下半場。除卻游資炒作,此番攪動樂視網股價的接盤者,肯定不乏有看好孫宏斌后續舉措者。
然而,知名財經評論人士葉檀認為,樂視網的品牌、渠道、資產等都受到了毀滅性打擊,債務問題始終難以解決,始終沒有擺脫破產和退市的陰影,投資者能否抄底,要看自己能承受的最大損失和樂視股價的最大跌幅。她此前預測,按照市場給樂視網的估值1.62倍PB,樂視網的合理估值應該在2.7元/股,如今漲至5.29元/股,抄底者風險可想而知。她認為,樂視網最主要的風險是其IPO造假似乎是“實錘”,這可能最終導致樂視退市。
抄底者也許是沖著孫宏斌可能重組樂視而去的。但有媒體報道稱,介入樂視后,孫宏斌或許才發現,樂視的現實遠比夢想殘酷。按照早期計劃,孫宏斌試圖將樂視網和樂視非上市公司進行切割。當時的構想是樂視體系分上市公司樂視網、非上市公司和樂視汽車三部分。
痛苦的是,接盤后,樂視體系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一體化”,處于一種“快刀也斬不斷亂麻”的狀態。以樂視致新為例,樂視超級電視的生產歸屬于上市公司體系樂視致新,但銷售卻歸屬于非上市公司體系樂帕(LePar)。也就是說,樂視致新每銷售一臺樂視超級電視,回款先經過樂帕再轉給樂視致新。而樂帕所屬的樂視非上市公司體系,本身又為樂視移動(即樂視手機業務)做了許多債務擔保。 這導致的結果是,非上市公司所欠樂視網的應收賬款“明擺在那里,卻遲遲還不上”。
相關閱讀
-
央行今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 流動性總...
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較高水平,臨近月末財政支出可吸收央行... -
人社部近日在其官網公布了2017年全國各...
人社部近日在其官網公布了2017年全國各地區月最低工資標準和小時最... -
關于做好2018-2020年農機新產品購置補貼...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局、委)... -
借大佬虛假背書成ICO融資法寶 區塊鏈背...
大樹底下好乘涼!ICO(首次代幣發行)白皮書有大佬名義背書、宣傳時有... -
作為業內為數不多的全牌照資管公司 原...
在經歷2007年股災和2014年老鼠倉事件后,海富通元氣大傷,不僅權益... -
巨額減持進行時 深交所發函要求寒銳鈷...
過去一年在資本市場上風頭正勁的寒銳鈷業(304 490,-10 40,-3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