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報道:人工智能、數字創意、生命健康......安徽新興產業跑出“加速度”
今天,“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了安徽省,采訪團將在安徽多地開展為期一周的實地調研。近年來,安徽省大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質擴量增效,截至去年底,安徽省有一半的上市企業和八成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都來自戰略性新興產業。
如何培育新興產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起來跟記者探訪安徽創新館
安徽創新館是一站式產業培育平臺
總臺記者 吳俊:“高質量發展調研團”將在安徽開展為期一周的調研采訪活動,第一站來到了省會合肥,第一個調研點是位于巢湖之畔的安徽創新館。這是國內首座以創新為主題的綜合場館,從空中來看,安徽創新館三座主體建筑呈現原子裂變般布局,這也寓意著創新能帶來裂變般的能量。
總臺記者 吳俊: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安徽創新館三座主體建筑各有分工。一號館主要是向公眾展示重大的創新成果,在現場能看安徽制造的高端裝備等。二號館里則是科技大市場的線下服務中心,還集聚了各類專業服務機構近40家,類似于一個產業孵化中心。三號館里則有全球路演中心、創新劇場、發布大廳等。這里實際上是一個包含了孵化、轉化、展示、交易等功能的一站式產業培育平臺。
展出近1900件成果 記者體驗創新產品
總臺記者 吳俊:在一號館里,目前一共展出了近1900件重大創新成果。比如在這個展區,有一臺機器人,很客氣,給我遞了瓶礦泉水。我們來揭秘一下,剛剛機器人的所有舉動,其實都是由這名工作人員通過穿戴設備完成的。這名工作人員如果佩戴上VR眼鏡,再利用5G技術,遠隔千里也能實現零延時操控。
總臺記者 吳俊:這是在這個月剛剛發布的“星火認知大模型”,我們出一個小難題考考它,請問安徽十大新興產業有哪些?答案很快就出現了,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數字創意、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綠色食品、生命健康、智能家電、新材料、人工智能。我之前有過了解,它的回答是正確的。
發展十大新興產業 七個產業產值超千億
安徽從2021年提出要全力打造十大新興產業以來,圍繞這一目標,安徽也是在努力構建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政策鏈等“多鏈協同”的創新生態,目前十大新興產業中,已經有七個產業的產值突破了千億元。
聚鏈成群
新興產業跑出加速度
安徽省通過建立創新館這樣的綜合平臺,助推新興產業發展。目前,安徽省正在大力發展十大新興產業,這些產業又是如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呢?接著來看調研。
記者來到了合肥市的一家人工智能龍頭企業。這家企業在5月份,剛剛發布了一款人工智能認知大模型,這家企業已共享開放了大模型的一些功能,邀請更多開發者參與研發。
科大訊飛開放平臺總監 丁瑞:憑借訊飛自身的力量,無法去滿足我們所有用戶對AI應用的智能化的需求。通過開放平臺,我們可以借助開發者的力量,去構建人工智能產業的生態,我們認為唯有生態,才能生生不息。
通過調研了解到,早在幾年前,這家企業就通過互聯網搭建了名為“開放平臺”的人工智能技術與生態服務平臺,有500多項人工智能的相關能力實現了共享,吸引了海內外450多萬開發者入駐。
在合肥市高新區,一個圍繞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產業園區也蓬勃發展起來,被稱為“中國聲谷”。在這里,已經有1000多家企業入駐,從業人員超過5萬人,形成了一個千億級的產業集群。馮海洪就是諸多創業者中的一員,他原本是一名技術員,通過開放平臺完成了產品研發,最終決定來合肥創辦企業。
咪鼠科技CEO馮海洪:其實人工智能這個行業門檻是非常高的,但是作為創業者來說,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基于現有的一些核心技術平臺來做一些實際落地的產品,然后滿足客戶需求,進行產業化轉化。
除了技術的支撐,這家企業在初創時還得到了合肥市提供的辦公場地、啟動資金、研發獎補支持,隨著“中國聲谷”產業鏈的不斷完善,企業的規模也越做越大。
咪鼠科技CEO馮海洪:原來我們每年大概做幾百萬,這幾年每年都保持在三五千萬,今年應該突破一個億。而且整個配套非常完整,從每個部件每個零件到整個整機的組裝、生產、測試,都是在合肥高新區可以完成的。
調研中,記者也發現,科創型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往往面臨著缺資金、沒市場、技術不成熟等共性問題。如何幫助企業解決這些難題?在合肥,當地探索出了一種全周期幫扶企業的方式。
合肥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 吳昊:搭建政府采購和本地企業采購的市場場景,讓企業能夠實實在在獲利,來幫扶企業全生命、全周期的這種發展。
從一家龍頭企業的匯聚帶動,到打造一個產業發展平臺,再到產業集群全鏈條配置,這是安徽培育新興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當前,安徽省正在按照全周期、全鏈條、融合化、集群式的發展理念,由省級層面統籌,引導科技、人才、資本集聚,加速推動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等十大新興產業發展。截至去年底,安徽全省6000多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貢獻了全省50%以上的上市企業和80%以上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營收過百億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接近30家。
安徽省發改委副主任 徐志:在推進產業發展過程中,我們建立了由省領導牽頭的十個新興產業發展專班,各個專班有行業商協會、龍頭企業、資本機構和專家團隊加盟,他們全過程參與整個產業發展的規劃、方案和政策的制定。安徽戰略性產業發展年均增長20.4%,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
(總臺央視記者 朱繼華 吳俊 葛啟文 潘健 任鑫玉)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世界報道:人工智能、數字創意、生命健康...
今天,“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了安徽省,采訪團將在... -
頻現土拍市場,拿地1個月即取證,中建系...
頻現土拍市場,拿地1個月即取證,中建系房企在北京“跑起來”,房地... -
教育部部署開展“2023高考護航行動”
教育部日前印發通知,部署各地教育部門和招生考試機構聯合網信... -
世界關注:哪些議題反映國際科技前沿?...
人民網北京5月29日電(記者趙竹青)中國科協近日發布《2023年度國際... -
北斗短報文功能將在手機端普及 芯片已...
普通手機能直連衛星發信息?5月30日,2023中關村論壇上,中國電科聯... -
環球新資訊:一飛沖天!一圖回顧國產大...
(責編:趙竹青、高雷) tjewm{width:100%;text-align:center;margin... -
國產“大飛機”用上自主研發巡檢機器人
人民網北京5月29日電(記者趙竹青)5月28日,國產大型客機C919執行... -
當前時訊:400余院士聯合編撰 兩部門凝...
人民網北京5月29日電(記者趙竹青)5月26日,中國科學院在京發布“... -
全球今頭條!第四屆緬甸(臘戍)—中國...
第四屆緬甸(臘戍)—中國(臨滄)邊交會成功舉辦,緬甸,中國,廣東,... -
中國星辰|三種類型 不同任務 “神十...
央視網消息:“神十六”乘組是首個由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 -
“三夏”麥飄香丨讓金色麥田泛起“志愿...
大河網訊“三夏”時節,麥浪翻滾,5月25日,志愿河南面向全省志愿服... -
河南省全力做好雨后搶收和烘干晾曬準備-...
強降雨與豫南小麥成熟期重合我省全力做好雨后搶收和烘干晾曬準備(豫... -
河南已收獲小麥386.32萬畝_焦點訊息
記者從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截至5月29日17時,河南全省已收獲小麥... -
暖氣管道有響聲怎么回事(暖氣管道發出...
相信大家對暖氣管道有響聲怎么回事,暖氣管道發出砰砰的響聲怎么回... -
世界播報:海特生物:300683海特生物業績...
證券代碼:300683證券簡稱:海特生物武漢海特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青年科學家帶學生“上天入海”探究科學奧秘
巨能“吃”的行星、自帶“盔甲”的活化石……5月9日,黃埔科普講壇... -
粵港澳大灣區運動處方師培訓在穗結業
5月28日,香港賽馬會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運動處方師培訓班在廣州體育學... -
南沙區黃閣鎮多管齊下抓安全宣傳教育 訊息
近日,廣州市南沙區黃閣鎮抓緊抓實抓細安全宣傳教育,開展消防、交... -
產融結合+科創賦能!南沙生物醫藥產業發...
信息時報訊(記者王智汛通訊員張媛媛)近日,“產融結合科創賦能”... -
上海電影節公布金爵獎入圍名單,《不虛...
5月29日,據上海國際電影節公眾號發布,第二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