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險 >

              江蘇:優化三農金融服務質效 服務民生保障社會治理

              2021-08-09 17:15:33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日前,記者從江蘇銀保監局獲悉,2021年上半年,江蘇銀行業和保險業圍繞“六穩”“六保”要求,通過開展“四保障六提升”專項行動,持續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鄉村振興、制造業、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等領域金融支持力度,為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上半年江蘇銀行業累計為141.31萬戶企業發放貸款7.5萬億元,6月末各項貸款余額17.22萬億元,同比增長14.88%;保險業提供各類風險保障272.37萬億元,同比增長37.41%。

              精準賦能小微民營企業

              推動首貸業務擴面提質。江蘇銀保監局從明確工作目標、開展專項特色行動、健全體制機制等方面明確推進首貸業務發展要求,鼓勵銀行機構結合實際創新服務模式,提升對接質量和金融服務實效,不斷擴大信貸服務覆蓋面。上半年累計為2.85萬戶小型微型企業發放首貸906.71億元,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深化個體經濟金融服務。轄內銀行機構結合個體經濟特點,探索特色化金融服務模式,加大對市場主體的金融支持。省聯社組織全省農商行走訪個體工商戶,上半年走訪196萬戶,對5.8萬戶新增授信160.9億元。南京銀行聚焦“小店經濟”等經營生態,打造“鑫小店”服務品牌,重點服務于批發、零售、餐飲、家庭服務及配送服務等多個細分行業和場景,為該類“輕資產”主體免除抵押要求,加強信用貸款支持。

              完善融資會診幫扶機制。為持續做好民營企業融資會診幫扶工作,江蘇銀保監局會同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下發通知,從會診、幫扶、跟蹤三個方面規范融資會診幫扶流程,從精選幫扶對象、做實縣域幫扶、嚴格幫扶紀律等方面促進各方協同推進,確保會診幫扶工作落地見效。全省已累計幫扶50家大中型民營企業,有效穩定了民營企業融資環境。

              用好用活各項扶持政策。一是積極助力惠企紓困。進一步落實落細各項金融紓困政策,轄內銀行機構上半年累計為近44萬戶普惠型小微企業辦理延期償還貸款本息3152億元,為所有企業減免各項費用18.53億元。二是推動優化期限管理。引導轄內銀行機構結合企業經營周期和資金需求特點,探索無還本續貸、轉貸、“隨借隨還”等信貸服務模式,降低企業資金周轉成本。上半年累計為小微企業發放無還本續貸1297.7億元,占累放小微企業貸款的3.94%,較上年上升0.75個百分點。6月末,全省小微企業“隨借隨還”模式貸款余額1.13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220億元。建設銀行江蘇省分行推動無還本續貸流程簡化,“小微快貸”業務最快3天放款,今年累計辦理小微企業續貸7370筆、金額82.53億元。海安農商行持續推廣“循環貸”“周轉貸”“年審制”等快速授信模式,通過流水化作業,實現客戶續貸“零等待”。

              6月末,全省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8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5.36%,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5.37個百分點;貸款戶數194.3萬戶,較年初增加26.31萬戶;1—6月貸款平均利率5.18%,較上年下降0.28個百分點。全省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占比、中長期貸款占比分別較年初上升1.05和0.93個百分點。全省民營企業貸款余額4.65萬億元,較年初增加5937.57億元,增長14.64%;民營企業貸款余額在公司類貸款中占38.82%,占比較年初上升0.03個百分點;貸款平均利率為4.56%,較上年下降0.09個百分點。

              優化三農金融服務質效

              引導各銀行保險機構通過聚焦重點、下沉服務、創新產品、數字賦能等方式,加大對鄉村振興的支持力度。

              推進試點示范提標擴面。2019年8月以來,江蘇省率先探索以鄉鎮為單位開展銀行業保險業支持鄉村振興試點示范工作,在南京市高淳區磚墻鎮等19個鄉鎮圍繞“三農”需求創新金融服務,試點鄉鎮金融服務覆蓋面、可得性和滿意度明顯提升,已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2021年6月末,試點鄉鎮貸款余額587.9億元,比試點初期增長85.4%。為鞏固擴大試點成果,進一步探索銀行業保險業服務鄉村振興有效途徑,帶動提升更廣大農村地區金融服務水平,經過調研論證并與當地政府充分溝通,江蘇銀保監局將進一步擴大試點示范范圍,實現對全省所有縣(市)全覆蓋。

              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一是大力開展信用村建設。指導涉農銀行機構全面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息采集和主動評級授信。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全面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息采集和主動評級授信,擴大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覆蓋面,構建農戶信息大數據平臺,逐步探索基于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農戶線上小額貸款。目前已建成信用村5556個,信用戶6.72萬戶。農業銀行江蘇省分行扎實開展“萬人進千村”金融服務活動,上半年組織人員到6684個行政村服務10.6萬人次,向13.1萬戶農戶提供預授信564.7億元。二是開展新型經營主體授信評級。省聯社指導全省農商行深入開展家庭農場100%走訪直達活動,上半年已累計走訪家庭農場客戶10.6萬戶,新增授信簽約8011戶,新增授信21億元。三是積極推廣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全省農商行為整村授信工作配套“農戶小額普惠信用貸款”產品。截至6月末,全省農商行相關授信金額1770.2億元,授信戶數184.2萬戶。

              服務富民強村幫促行動。一是完善脫貧小額信貸政策。江蘇銀保監局會同省財政廳、鄉村振興局等部門完善過渡期脫貧人口小額信貸政策,明確單戶5萬元以下貸款財政全額貼息并納入風險補償范圍,支持對象由原建檔立卡戶、邊緣易致貧戶擴展至新認定農村低收入人口。截至6月末,全省脫貧人口小貸(含未到期扶貧人口小貸)余額38.1億元,較年初增加4.3億元,惠及11.2萬低收入農戶。二是加大重點地區支持。農業銀行江蘇省分行下發專門意見,明確五年過渡期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截至6月末,12個原省重點幫促縣(區)支行精準扶貧貸款余額68.5億元,較年初增加0.7億元。國開行江蘇省分行上半年向黃橋、茅山、黃花塘等重點革命老區投放貸款39.25億元。轄內農商行全力滿足821個原省定經濟薄弱村各類市場主體的有效信貸需求,截至6月末,30家農商行相關貸款余額69.5億元。三是提升涉農保險保障。太保產險江蘇省分公司在全省13個地市60多個縣(區)落地“防貧保”業務,為臨貧易貧人群提供更加全面豐富的風險保障。人保財險江蘇省公司創新推出“鄉村振興保”產品,為鄉村干部、村民居民公共安全、困難群眾救助和鄉村產業發展提供一攬子保險保障,實現“一張保單保全村”,截至6月末,該產品已為全省169家村集體提供風險保障13.74億元。

              創新產品服務提升效率。一是模式創新。農發行江蘇省分行聚焦地方政府重點關注、民生效益顯著的鄉村振興工程,通過“項目+流貸”、“項目收益+綜合收益”融資模式,較好地解決了蘇北農房建設、農村環境治理等鄉村振興項目早期啟動資金緊缺、項目現金流不足等難題,有效發揮了農業政策性金融強弱項、補短板職能作用。二是數字賦能。相關銀行聚焦科技賦能,不斷發揮數字化作用,探索拓展“數字鄉村”場景,加快鄉村振興服務實現智慧進化。省聯社推動農商行依托圓鼎易貸通卡,實現客戶申貸、借貸、還貸等環節線上化,開發推廣手機自助貸產品,運用“陽光E貸”授信63萬戶、金額638.4億元,用信39.7萬戶、余額200.1億元。農業銀行江蘇省分行上半年新發放金穗惠農卡31.3萬張,總量高達566.7萬張,覆蓋1500多萬農戶,縣域掌銀注冊客戶達1524萬戶。三是精準服務。農業銀行江蘇省分行對照全省農業農村重點項目清單開展精準服務,達成合作意向的項目97個、擬合作金額178.6億元,已完成授信項目68個、金額53億元。

              截至6月末,全省涉農貸款余額4.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0.3%。全省銀行機構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6845.1億元,較年初增長19.8%,高于各項貸款增幅8.8個百分點;法人銀行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4675.6億元,較年初增長18.2%,高于各項貸款增幅4.7個百分點。

              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聚焦重大項目。截至6月末,主要銀行機構對2021年省級重大項目中的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全口徑融資余額538億元,比年初增加262億元。江蘇銀行、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進出口銀行江蘇省分行等八家銀行聯合組建170億元銀團,積極支持江蘇長江大保護的龍頭項目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南通通州灣地區綠色精品鋼基地搬遷項目。

              聚焦產業強鏈。銀行保險機構加大對全省“產業強鏈”三年行動計劃的對接支持力度,打通供應鏈金融堵點。農業銀行江蘇省分行聚焦14大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瞄準531產業鏈遞進培育工程、重點供應鏈云平臺和省政府投資基金重點投資產業鏈的“鏈主”企業,出臺供應鏈融資業務“百鏈千企”營銷工作方案,50條重點產業鏈全部落實責任部門和個人,其中10條卓越產業鏈全部由省分行負責,上半年完成27條重點產業鏈營銷方案。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深入實施制造業“千戶工程”,圍繞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開展重點對接,6月末該行重點對接客戶名單較年初新增927戶,新增貸款185億元。無錫銀保監分局引導銀行保險機構聚焦全市16個先進制造業重點產業集群,優化“核心企業+協同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方式,以“資金鏈”激活“產業鏈”,上半年已組織轄內銀行對接19家省內首批供應鏈創新與應用重點培育企業和4條省內重點培育地方產業鏈條。

              聚焦轉型升級。積極服務有色金屬、機械輕工等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產業鏈向高端延伸需求,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多家銀行支持盛虹煉化連云港16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助力集團打通紡織-原油全產業鏈。中信銀行南京分行開展“2021制造業硬核行動”,提出“五專模式”“十項措施”和“三大機制”,從考核激勵、資源配置、隊伍建設、產品支撐、流程梳理、機制保障等六個方面,推出升級版措施。宿遷銀保監分局指導銀行機構制定“2021—2023年”制造業信貸三年提升規劃,持續加大對制造業轉型升級金融支持力度。

              聚焦新興產業。農業銀行江蘇省分行深入挖掘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融資需求,圍繞全省重點投資項目,積極支持行業龍頭企業在蘇投資。截至6月末,該行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616億元,較年初增加204億元。進出口銀行江蘇省分行通過新信貸產品體系建設,拆解細分原促進境內對外開放領域信貸產品,形成包括支持制造業補短板、鍛長板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信貸產品,聚焦新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重點制造業領域精準服務。

              截至6月末,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制造業全口徑融資余額3.17萬億元,比年初增加3220億元,增幅11.29%。其中,制造業貸款余額2.47萬億元,比年初增加2466億元,增幅11.08%,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08個百分點;制造業貸款戶數48.11萬戶,比年初增加3.68萬戶。制造業貸款占各項貸款比重14.36%,較年初提升0.14個百分點。全省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信用貸款余額分別為6882億元和4459億元,較年初增幅分別為23.52%和15.67%,分別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3.53和5.67個百分點。

              著力支持創新驅動發展

              全省銀行保險機構認真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決策部署,積極支持江蘇省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建設。

              傾斜政策資源。一是打造特色機構。江蘇銀保監局批準浦發硅谷銀行籌建蘇州分行,批準相關銀行保險機構在自貿區增設特色機構25家。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機構在南京、蘇州等地設立了科創金融服務中心,江蘇銀行科技支行設立實現省內13個設區市全覆蓋。二是強化考核激勵引導。在考核激勵、FTP、內部補貼等方面給予適量傾斜,充分調動基層開展科技金融業務積極性。農業銀行江蘇省分行對科技支行不進行傳統績效考核,只進行科技中小企業開戶、授信、放款戶數、金額以及與創投公司合作等與服務科技中小企業有關業務的目標考核。興業銀行南京分行對符合條件的科創金融貸款客戶,給予最高200BP的貸款FTP轉移價格補貼。三是銀政協同支持。轄內機構加強與政府合作,推出 “人才貸”“寧創貸”等產品。無錫積極創建科技保險創新示范城市,蘇州開展高新區“保險與科技結合”綜合創新試點。蘇州市從搭建服務平臺、拓展融資模式、盤活社會資本、完善專營機制、創新產品集群等角度入手,成功探索出科技金融“蘇州模式”,蘇州銀行業與當地財政、科技部門聯合推出“科貸通”,累計為8037家科技企業貸款484億元,培育獨角獸企業26家,上市公司21家;保險業在全省率先設立“人才創業險”“科技項目研發費用損失保險”。南京市“寧科貸”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認定標準從單戶授信上限1000萬元提高至2000萬元。

              匹配授信評價。轄內銀行機構跳出傳統思維,弱化對科技企業財務指標的關注,將企業創新能力納入評價體系。建設銀行江蘇省分行制定《科技企業創新能力專屬評價體系試點實施方案》,截至6月末已開展評級授信客戶251戶,申報金額626.59億元。南京銀行利用“鑫航標”大數據平臺,進行“好壞人”畫像,評價初創初成長科技型小微企業時,更注重創始人品行、團隊完整性、技術領先性、產業化過程中產品性價比、持續經營能力等,已組織6屆“鑫智力杯”創新創業大賽評選,吸引5000戶企業參加,為近千家企業提供信貸支持。

              投貸聯動支持。轄內銀行保險機構積極對接投資機構、基金、再擔保公司,搭建多元化合作平臺,以“小股權”作為紐帶,合理配比“大債權”信貸資金,變“遠距離”服務為“融入式”共贏。6月末,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外部投貸聯動存量客戶669戶,貸款余額106億元。南京銀行創新“政銀園投”模式,與政府部門聯合,根據園區產業特點,選擇具有產業整合能力的垂直化投資機構,共同為園區內科創企業提供“股權投資+信貸資源+政策支持”的全方位服務。

              深耕重點領域。轄內銀行保險機構圍繞高端裝備制造、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加大金融支持,同時利用園區區域集中、信息共享的優勢,實現批量授信和風險共擔。多家銀行機構主動梳理“鏈主”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卡脖子”技術企業名單。交通銀行江蘇省分行聚焦全轄27個國家級開發區和24個省級開發區,梳理對接園區內規模以上企業4000余戶。常州、鹽城等銀保監分局會同當地科技主管部門,主動向銀行機構推送科技企業“白名單”,通過擴增量、優存量、提質量,引導銀行機構強化科技貸款支持,改進金融服務。其中鹽城市已累計支持科技企業2304戶、貸款余額69.35億元。轄內保險機構通過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和新材料首批次保險提供風險保障57.36億元,同比增長65.40%。人保財險蘇州分公司通過“蘇州市科技項目研發費用損失保險項目”為33家“獨角獸培育企業”46個科研項目提供研發風險保障,最大限度化解科技創新研發風險。

              截至6月末,轄內主要銀行機構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為6104億元,較年初增加971億元,增長19%,超過各項貸款增幅9個百分點。

              支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轄內銀行保險機構積極搶抓長三角綠色生態一體化示范區、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等機遇,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找準綠色金融工作的發力點,系統謀劃、綜合施策。

              融入發展戰略。江蘇銀行通過采納赤道原則和聯合國負責任銀行原則,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全行發展戰略,在總行層面設立綠色金融委員會、綠色金融工作組和綠色金融一級部門,各地設立綠色專營支行,全力打造綠色金融專業化經營體系。該行發起中小銀行綠色金融聯盟,與17家企業共同發起氣候融資倡議,為“碳達峰碳中和”提供金融助力。上半年該行綠色信貸新增238億元。國開行江蘇省分行聚焦綠色制造、節能低碳等重點領域,支持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實驗室、創新平臺項目和科技型龍頭企業,打造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的綠色發展新格局,支持常州新北區長江沿岸一公里以內的22家化工企業搬遷,同步實施岸線生態恢復和入江河道水環境提升,系統性重構本質安全、綠色高端的現代產業體系。

              關注重點領域。轄內銀行保險機構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導向,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助力全省統籌推進沿江地區園區治、產業提、港口移、生態保。農發行江蘇省分行將“長江大保護”專項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今年以來投放長江大保護貸款165億元,支持長江沿岸生態修復和飲水安全等。建設銀行江蘇省分行率先創新推出“城市更新貸”,助力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上半年為56個項目投放190億元貸款。轄內銀行機構與省環保廳、財政廳協作,依托生態環保項目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持續加大對“環保貸”產品投入,已累計為347個項目投放貸款220.64億元。

              優化授信結構。轄內銀行機構依托與環保部門信息共享機制,進一步細化差異授信政策。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策略,加強對鋼鐵、水泥、煤炭等產能過剩行業融資結構調整,實施存量移位和增量資源并軌管理,積極支持優質客戶合理融資需求,重點壓退劣勢客戶和僵尸企業。興業銀行南京分行聚焦重點區域、圍繞優質客戶,優先支持水資源利用和保護行業、高端及智能裝備制造業,將“赤道原則”應用于項目前期審查、貸后管理,及時識別項目的環境與社會風險,從嚴控制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授信。江蘇銀行通過開展企業ESG評級、環境壓力測試、環境與社會風險識別、監測、評估,不斷完善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系,建立全流程社會環境風險管理機制。

              提供風險保障。無錫市從2009年開始開展環責險試點,既關注保險經濟補償的作用,又注重發揮保險風險預防的功能,構建了政府部門、保險公司、企業三位一體的環境風險預警與防范系統,創新引入第三方環境風險管理專家為企業進行投保前和承保中的環境風險評估和檢查服務,有效幫助參保企業提升污染治理和環境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控制各類風險事故的發生,探索形成了環責險運營的“無錫模式”,多次被中央主流媒體報道。截至6月末,無錫市環責險累計參保企業1.08萬家次,目前在保企業1672家,累計承擔責任風險101.43億元,實現保費收入1.47億元,在全國各地級市中排名第一。

              服務民生保障社會治理

              深入參與社會治理。全省保險業積極開展“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食品安全宣傳周”等活動,在重點領域開展食品安全責任險試點,提升公眾安全生產意識和防災減損能力水平。上半年,全省累計實現保費收入2667.77億元,同比增長6.71%,高于全國平均增速1.55個百分點;累計賠付支出639.88億元,同比增長26.37%。全力支持新冠疫苗預防接種,轄內10家保險公司提供187億元全流程風險保障。保險機構積極應對連續極端氣象災害、沈海高速重大交通事故等突發情況,做好災后應急救援、補救減損和保險理賠服務。

              優化養老金融服務。省銀行業協會、省保險行業協會發布倡議書,公開承諾“六個一”助老服務。召開長期護理保險交流會,全省長期護理險覆蓋人口約4000萬人,占戶籍人口近一半,蘇州、無錫已實現城鄉職工和居民全覆蓋。

              切實維護消費權益。扎實開展“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活動,全省銀行業保險業1.78萬個網點、48.5萬名員工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發布宣傳資料1068余萬份,江蘇銀保監局聯合網信辦等部門規范大學生消費貸款業務,強化消費者金融素養和風險防范意識。

              下半年,江蘇銀行業和保險業將認真貫徹落實銀保監會年中工作會議精神,努力踐行江蘇“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新要求,重點支持先進制造業、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不斷改善小微、民營和三農金融服務,全力以赴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民生保障 三農金融 金融服務 社會治理

              相關閱讀

              黑人精品videos亚洲人|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色老板亚洲视频免在线观| 亚洲日本在线看片| 亚洲AV一宅男色影视|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国产gv天堂亚洲国产gv刚刚碰|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亚洲av区一区二区三|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 亚洲精品av无码喷奶水糖心|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苍井空亚洲精品AA片在线播放 |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 亚洲va国产va天堂va久久|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春色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不卡动漫| 亚洲色最新高清av网站|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乱码|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亚洲成av人在片观看| 最新亚洲成av人免费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 亚洲精品无码aⅴ中文字幕蜜桃| 亚洲av成本人无码网站| 亚洲国产婷婷香蕉久久久久久 | 亚洲成AV人片久久|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99亚洲男女激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 亚洲av日韩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婷婷香蕉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