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銀行 >

              強化A股市場接納BATJ的制度支撐力

              2018-02-28 16:29:53    來源:上海證券報

              強化A股市場接納BATJ的制度支撐力

              吸引更多“BATJ”進入A股市場,離不開服務理念與服務行為的完善與創新,包括為“四新”企業獲得天使投資、創業投資提供平臺與資源匹配支持,簡化上市審批流程和提高發行效率,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融資品種,以及在資本市場上的重組并購,在市場估值、現金分紅等方面給予更多包容度等等。

              年初至今,圍繞著如何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的制度包容性、市場承載力和國際競爭力問題,管理層不間斷地釋放出政策信號。先是證監會系統2018年工作會議提出“改革發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力度”,繼而深交所在未來3年戰略規劃綱要中申明“推動完善IPO發行上市條件,擴大創業板包容性”,上交所提出實施“新藍籌行動”,支持新一代BAT企業的成長。與此同時,證監會負責人在實地調研過程中也已明確表態,要把優秀企業留在國內、讓好企業盡快上市。春節之后,包括滬、深交易所在內的多個監管部門、監管人士紛紛赴京滬深等地調研高新技術企業。再清楚不過,基于服務實體經濟與國家戰略的基本方向,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四新”企業)的支持力度,已成監管層迫切關注與重點解決的核心議題。

              伴隨政策信號的,是一些實質性的市場行動也在迅速展開。先是360順利借殼江南嘉捷回歸A股市場,接著是富士康在A股首次公開募股目前已進入“預披露更新”狀態,A股IPO風向正悄然向適應性與包容性傾斜。如果不出意外,富士康成功登陸A股之后,還會有更多“BATJ”(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或從海外取道回歸國內資本市場,或直接向監管層遞交IPO申請。由此,A股細胞結構與活躍程度都將出現積極性變化。

              當下滬深市場有A股上市公司近3500家,過往10年IPO家數凈增2000多家,融資規模逾8萬億元,兩市總市值突破56萬億元。可以說,無論新股發行數量還是市場融資規模,A股都高居全球之首。不過,在化解了“堰塞湖”的同時,A股數量增長的痕跡也清晰可見,而代表新經濟的高質量上市公司體量則不大。一個最能說明問題的事實是,10年前市值排名A股前十的中國石油、工商銀行與中國神華等傳統企業,10年后照樣把持著顯耀位置。相比之下,10年前以美國為代表的全球股市中市值排名前十的是埃克森美孚、通用電氣與花旗集團等傳統能源與金融股,而如今已是谷歌、微軟、亞馬遜與Facebook等新經濟勁旅的天下。

              形成這種格局的重要原因就是制度與規則生成的屏障所致。先是網易、搜狐等互聯網企業“出走”海外,緊接著BATJ紛紛選擇在美國等地上市募資。從2000年新浪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到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10多年間,我國互聯網高科技企業不約而同地演繹著“境內賺錢、境外分紅”的模式。即便到了去年,也還有包括好睿見教育、閱文集團等在內的新興行業優質企業落戶海外資本市場。這成了A股市場的一個“痛”。

              資本市場如何支持實體經濟?稀缺的要素資源應當匯聚到優質且成長性良好的企業身上,更要力克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才能形成良性的共振與互動。基于此,將上市公司配置模式從數量增長轉換到高質量增長的軌道上來已時不我待。我國數字經濟規模目前已達26萬億元,且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5G、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產業領域走在全球前列的領先優勢,已孕育且將繼續培植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互聯網和科技企業。在全球220家獨角獸公司陣營中,我國就占了59個席位。同時,小米、滴滴打車、大疆無人機與螞蟻金服等一批“獨角獸”正上市待發。留住這些高新科技公司中的翹楚,既是A股之責,也是投資者之幸,更是中國經濟的未來之盼。

              沒有健康、有序、規范、開放的資本市場支撐,我國經濟轉型的步伐就會放慢,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的難度也會加大。如果不加大資本市場的改革力度和開放強度,要想把優質企業留在A股,也是很難的。這既是一個互為因果的關系,也是一個互為促進的關系。很顯然,制度的應時創新是驅動A股成功接納“BATJ”的重中之重,目前來看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一是針對“四新”企業,主板上市需要連續3年凈利潤超過3000萬的門檻需要改變;二是VIE(可變利益實體)構架的拆除,相關規則需要明確相應的資本退出通道;三是向特定對象發行證券累計超過200人即股東人數超過200人的公開發行證券問題,監管層要考慮提高發行對象的上限;四是針對企業同股不同權的內部規定,相關法律需要修訂。

              更讓我們倍增緊迫感的是,全球市場都在緊盯高科技企業,交易所競相改革以期留住新產業新商業模式中的優秀公司,而企業最終選擇在何地上市完全由其自主決定。因此,各個市場之間的競爭實質就是服務能力與水平的競爭。對監管層而言,既然想要吸引更多的“BATJ”進入A股市場,那就離不開服務理念與服務行為的完善與創新,包括為“四新”企業獲得天使投資、創業投資提供平臺與資源匹配支持,簡化上市審批流程和提高發行效率,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融資品種及在資本市場上的重組并購,在市場估值、現金分紅等方面給予“四新”企業更多包容度等等。

              當然,規則與慣例的改變對監管層的監管水平也形成了一定的挑戰,尤其是因上市財務門檻的降低,可能會刺激一些偽成長、偽高新技術企業混入資本市場的欲望,這需要監管層睜大明辨真偽的火眼金睛,果斷采取鐵腕舉措,加大對財務造假、業績粉飾、信披失真企業的懲戒力度,同時嚴格退市制度。為了防止“一放就亂”,初期可將上市目標企業鎖定在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新經濟公司身上,至于行業選擇,可重點向互聯網、生物醫藥、智能制造與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傾斜。

              (作者系中國市場學會理事、經濟學教授)

              關鍵詞: 支撐力 制度 市場

              相關閱讀

              亚洲av片劲爆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国产亚洲中文日本不卡二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 暴爽 AV人人爽日日碰|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 麻豆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一区| 亚洲一级大黄大色毛片|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中国亚洲呦女专区|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一区| 亚洲欧美成人av在线观看| 亚洲老熟女五十路老熟女bbw| 亚洲欧美日本韩国|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 国产亚洲成归v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国产综合高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日韩色日韩视频亚洲网站|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下载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亚洲日本一线产区和二线|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人JIZZ日本人| 亚洲一二成人精品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片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