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研究 >

              書店熱鬧影院爆滿 文化娛樂消費增長

              2021-02-25 13:18:12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多年不在北京過年的季祥,明顯感覺到2021年春節的變化。過去五年,因為家里有孩子和老人,一到冬季,全家人總是前往泰國或三亞避寒。但就地過年的防疫口號,讓這個新年不同尋常。

              “從春節放假第一天開始,北京的街頭都是車,一點不像往年。”他回想起過去的春節期間,北京街頭總是空蕩蕩的。公園、商場和餐廳都人流極少,他還開玩笑,只要下雪或是春節,北京就變成了北平。但今年完全不同了,哪兒都是人。通往北京SKP商場的大望路每到傍晚就堵成一片紅,商場里的奢侈品店鋪需要排隊。等到晚上八點出門,藍色港灣購物中心偌大的停車場仍無法容納源源涌入的車輛。他們帶孩子去了三里屯Page One書店,二樓窗邊坐滿了人,全是帶著孩子的家長。北京王府井書店在春節期間首次嘗試在一層設置24小時不打烊區域,同樣人滿為患。

              季祥想看場電影,連續幾天搶票,心儀的影院和合適的時間都滿座。好不容易等到大年初三,終于以149元一張的價格搶到僑福芳草地盧米埃影院的《你好,李煥英》電影票。

              從除夕至大年初六,北京頤和園、天壇公園、北海公園、北京動物園等10家公園都實行限量預約、免費開放,可惜所有公園、圖書館、博物館,他都搶不到票,全部約滿。

              每年春節,通常都是人們文娛消費需求的最高峰,在疫情和就地過年的影響下,文娛消費在這個春節明顯上揚。截至21日下午4點,2021年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已經突破137億,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接近去年年度總票房的七成。

              無論北京還是上海,春節假期的電影市場都是空前火爆,一票難求。數據顯示,北京地區平均電影票票價為71.7元,在全國電影票價的漲幅中居首位。春節假期后,北京大部分電影院票價才有了小幅回落。

              專注研究消費的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朱迪認為,春節期間文化消費的上揚,可以從兩個維度來解釋,“去年春節的疫情已經壓抑了一部分文化消費需求,加上疫情持續了大半年,人們也缺乏一個長假,因此遇到春節,這些文化消費的需求就被釋放了。另外,文化消費不只是商品消費,更多是服務消費,需要在地和在場。就地過年的號召,讓大部分人選擇在北京過年,文化消費也能滿足很多家庭團聚、社交、親子陪伴和情感溝通的需求。”她認為,如果不是疫情的防控,公園、博物館、圖書館等場所不限流的話,春節期間文化消費的數據還會更加亮眼。

              文化娛樂消費增長

              去年春節,受疫情影響,線上線下文化娛樂形成冰火兩重天。劇場影院關閉,商場、街頭和公園都是一片蕭索。由于疫情原因,大部分人長期閉門不出,中國泛娛樂市場在用戶活躍、收入流水、在線時長等多個方面產生可觀的增長幅度,并催生了很多線上服務和娛樂領域創業企業。

              據首創證券今年1月底發布的春節文娛消費前瞻報告預測,2021年春節,全球疫情籠罩,國內疫情防控政策收緊,在居家過年和就地過年的普遍現象下,預計電影市場表現難有突破性成績,預測票房僅為35億~50億元。

              但誰也沒料到,2021年春節檔總票房累計超過78億元,被譽為“史上最強”。

              兩部頭部影片《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煥英》分食檔期內八成票房。據業內人士預計,憑借票房長尾效應,《你好,李煥英》或可攬下超50億元票房,趕超《戰狼2》紀錄。

              盡管今年的放映場次、上座率有限制,但對于就地過年的人們來說,看電影無疑是春節期間最主流的消費娛樂活動之一。去年春節期間,因影院關閉,電影行業遭遇寒冬。被壓抑的觀影需求在今年春節檔終于釋放,形成票房飆升的有利環境。

              除了電影,游戲、國漫、閱讀、音樂、視頻、短視頻、直播電商等文娛消費都在春節期間上揚,而這些文娛端消費都具有“宅經濟”的特征。

              朱迪認為,表面上看,春節期間文娛消費的崛起是因為就地過年和疫情疊加出來的效應,但事實上,這也是一二線城市居民對文化娛樂消費本身的需求。

              “就我們這些年的數據觀察來看,城市居民,包括中等收入群體,他們的文化娛樂消費增長是比較顯著的。今年春節期間,還處于疫情防控時期,很多文化娛樂場所都是需要預約而且限流的,雖然我們看到文化娛樂消費數據上升得很明顯,但背后的需求可能會更龐大。如果沒有預約、限流的限制,居民的文化娛樂需求可以完全釋放,那么展現出來的文化娛樂消費增長可能會更加明顯。”朱迪說。

              文化空間的多元消費

              朱迪注意到一個現象,一二線城市的文化消費,事實上并非單純的文化娛樂消費,“它其實是一個文化空間的消費。也就是說,人們去電影院不僅僅是為了看一場電影,去書店,也不僅僅是為了買書。”

              據北京市委宣傳部統計,截至去年11月底,北京市實體書店數量為1938家,比2019年增加639家,實現每萬人擁有0.9家書店,實體書店數量位列全國第一,產業影響力和競爭力日益顯現。

              這些實體書店,也并非僅僅賣書那么簡單。2019中國書店大會及百道新出版研究院共同發布的《2018-2019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顯示,10個月銷售額達7.7億元的西西弗書店位居第一。這家書店也是自2017年起連續兩年蟬聯年度文創品牌榜首的品牌。

              該報告顯示,西西弗書店、言幾又以及中信書店在2018年的總營業額排名國內非新華品牌書店收入前三,這三家品牌,都是將咖啡、文創等內容納入書店經營模式。

              位于藍色港灣的西西弗書店,就顯示出一家書店在文創上的多元化經營模式。

              春節期間,很多家庭帶著孩子去西西弗書店,一間專為孩子設立的小小閱讀室擠滿了人。大人可以在旁邊歐式裝修風格的矢量咖啡館喝一杯,也可以在西西弗聯合名家設計的“不二生活”瀏覽各種精致又實用的文創產品。

              “這些文化消費的空間,其實是非常多元的,能滿足休閑、社交、親子、購物等功能。”朱迪認為,大城市這類文化消費空間的打造已經非常成熟,立足于大型商業中心,無論是單身文藝青年還是有孩子的中產家庭,都能一站式得到消費滿足。

              春節效應推動文化消費,不單是就地過年的因素,更是需求的釋放。

              關鍵詞: 文化空間 書店 影院

              相關閱讀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亚洲美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亚洲产国偷V产偷V自拍色戒|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精品11p| 国产精品亚洲av色欲三区|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二级港台二级|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午夜| 91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高清|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亚洲|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香蕉人人爽成AV片久久 | 456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亚洲熟妇无码爱v在线观看|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婷婷|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亚洲午夜爱爱香蕉片|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动态图| 亚洲无人区午夜福利码高清完整版| 亚洲情XO亚洲色XO无码|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秋霞| 亚洲欧洲综合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