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怎么把一個變成N個?試試直播

              2020-08-10 13:52:33    來源:錢江晚報

              ▲直播中的呂相漳

              呂相漳動手搞垃圾分類

              “垃圾倌”,這是呂相漳過去一年多來的標簽。

              90后呂相漳,是浙江大學農學博士,也是杭州下城區石橋街道一名工作人員,搞垃圾分類。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全名,喊他為“呂博士”。

              “線上的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直播間……”一開始不知所措,如今在直播間鏡頭感十足,呂相漳和大家討論的是:垃圾。

              他說,不想成為網紅,如果通過這讓大家的生活習慣有一點改變,就值了。

              很多人發問:博士為什么去街道搞垃圾分類

              博士不搞科研,怎么在街道里做起了垃圾分類?

              這個問題,呂相漳被問過無數回。他自己的理解是:讀到博士,就是為了給自己有多種選擇,只不過他選擇了看起來最難的那個。

              呂相漳1991年出生在山東煙臺,從小就是個學霸,本科考進浙江大學學習園藝,后來直博攻讀蔬菜學,鉆研番茄,于2018年畢業。

              當時他面前有四條路:繼續留校當博士后;去省農科院做研究;回老家當大學老師;做區級儲備干部。

              他想出去看看,于是選擇去下城區當儲備干部。“我被分配到了石橋街道公管科,負責垃圾分類,接手最苦的工作。”

              呂相漳并不否認第一次站在街道大門口時的心理落差,“發了兩個不銹鋼的飯盆,我想,這就是我接下來的飯碗了。”

              但既然選擇了,那就得干,而且要干得比別人好。呂相漳想。

              2018年9月1日,上班頭一天,他就騎著小電驢,去跑小區。

              花了一個多月,呂相漳把轄區內35個小區摸了個透,包括小區的構成、垃圾房的位置、垃圾桶的數量、直運車和垃圾桶的對接情況等。

              他的臉也曬黑了很多。

              并非浪得虛名:博士的學習和研究能力

              垃圾分類這個工作,并不好做。

              呂相漳明白,要改變很多人扔垃圾的舊習慣,是很難一蹴而就的。街道這項工作就他一個人在負責,急不來。

              他觀察了一陣居民的習慣和垃圾產出量后,開始設計小區垃圾桶布點,接著就是合理撤桶撤點。

              “投放點位從500多個撤減到118個。”數字變化的背后,是他人看不到的心血。

              “本來隨手可以投放垃圾的,現在必須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投放,很多居民不理解,有各種投訴。解釋了,有些人還是不能接受。”

              他這才體會到,基層工作原來是這樣的。怎么辦?

              為了監督居民垃圾分類,他常常早上7點半就到小區,和志愿者一起督促,晚上忙到七八點才下班。這個過程,用他的話來說,是邊檢查邊宣傳。

              垃圾分類的最終目的是培養習慣。呂相漳發現,志愿者常常幫忙分類,而不是教會居民,因此他組織了很多場志愿者和物業主任的培訓。

              博士不是虛名,他的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也在工作中幫上了忙。

              呂相漳對原有垃圾投放設施的可鎖閉化進行了改造,為智能化垃圾房配備了感應開門、除臭殺蟲、沖洗等多項功能;布設了再生資源回收站點28處(12處為智能化精分回收設施),設置衣物回收專用箱79個,重點對金屬、紙張、塑料、織物和玻璃等進行細分,使得街道每月再生資源回收量接近30噸。

              怎么把一個變成N個?試試直播

              垃圾分類工作實施了一段時間,石橋街道有個小區的垃圾分類做得越來越好。

              回遷小區新鼎家園,桶不落地,早上7點到9點,傍晚5點到8點,有專用車輛載著垃圾桶到點位上。小區386戶居民,垃圾分類達到95%以上。“那里的志愿者都是大媽,很積極,寧可省下跳廣場舞的時間做垃圾分類。”這讓呂相漳有點感動。

              怎么把一個小區變成N個小區呢?

              呂相漳發現一個現象,老人和小孩的垃圾分類參與度最高,而年輕人并不熱情。

              “現在直播那么火,年輕人愛看,能不能通過這樣的方式試試?”

              呂博士開起了垃圾分類直播。可是,對這一行,呂相漳是門外漢,以前沒有認真看過一場直播。

              那就學習唄。

              今年4月,呂相漳第一次真正接觸直播。

              “直播軟件里有不少關于垃圾分類的短視頻,但大多是搞笑段子。”呂相漳想做出差異化。

              準備了一個多星期后,呂相漳第一次開播。

              “歡迎大家來到我的直播間,我叫呂相漳,是一名垃圾分類工作者,這是我的第一次直播……”有上學期間到處演講的經驗,呂相漳并不發怵。

              有人點贊也有人提問,“呂博士你的襯衣哪里買的?”

              呂相漳的第一次試水是成功的。一個半小時里,他分享了很多垃圾分類工作的趣事,和一些照片背后的精彩故事。他不忘和粉絲互動,搞有獎競猜,答對就能獲得垃圾袋。

              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呂相漳把直播間放在了戶外——新鼎家園垃圾分類現場。他舉著手機,講述著小區垃圾分類的措施,并現場“抓人”,和扔垃圾的居民互動。

              盡管粉絲還在累積中,但呂相漳說他有耐心,“慢慢來,潛移默化,能改變一個人就是進步。”

              父母支持他:兒子做的事情有意義

              兒子好不容易讀到博士,卻去搞垃圾工作,父母會支持嗎?

              呂相漳的父母遠在山東,都很支持他的工作。父親說,這是一種自我鍛煉。他鼓勵呂相漳好好學習跟人打交道的經驗。“一開始母親有點抵觸,但后來看我做得認真,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就覺得我做的事情有意義,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每當呂相漳戴上袖套和帽子,同事們就知道,他又要去走街串巷了。

              “呂博士雖然學的是農業,但有生化有機等方面知識,在垃圾分類工作中能發揮作用。”街道相關負責人說,石橋地塊比較復雜,城郊接合,有不少回遷房,垃圾分類工作任重道遠。“呂博士來了,給我們注入了新鮮血液,他有思想,有創新。他是個負責認真的小伙子,沒有條件也會創造條件,迎難而上,特別好。”

              不過,呂相漳知道,自己的垃圾分類工作只是開了一個頭。他正在思考,如何解決垃圾包亂丟的現象,想嘗試引進新的設備。

              在他的辦公桌上,有一本法律書。呂相漳想考個法律碩士,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得上。

              當然,直播垃圾分類這事,還要繼續干。(本報記者 楊茜 通訊員 張硯春)

              關鍵詞: 垃圾分類

              相關閱讀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人成视频观看| 久久国产亚洲电影天堂|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亚洲人午夜射精精品日韩|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αv忘忧草| 亚洲理论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69网站| 亚洲av无码无线在线观看|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虎|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 深夜国产福利99亚洲视频| 亚洲乱妇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亚洲人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亚洲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亚洲色精品88色婷婷七月丁香|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成人|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亚洲| 亚洲人成电影亚洲人成9999网| 亚洲激情校园春色| 亚洲色成人四虎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