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天河工程”不顧質疑倉促上馬 項目參與者:自有考量

              2018-11-23 11:36:16    來源:新京報

              11月22日,中國科學網報道《氣象學家實名批“天河工程”不顧質疑倉促上馬》,再次讓“天河工程”引發關注。

              該工程由青海大學國家實驗室承擔,基于中科院院士王光謙團隊的“天河理論”,提出利用三江源區天然的水汽輸送格局,采用人工影響天氣技術,把一部分天然落入長江流域的降水截留在或誘導到黃河流域,實現空中調水。

              “天河工程”一直面臨諸多爭議。科學網援引多位氣象、大氣領域專家意見,稱該工程“氣象學界集體缺席前期論證”“荒誕幻想項目”“沒有物理內涵上的創新”等等。國防科技大學氣象海洋學院教授陸漢城認為,“這是一個既沒有科學基礎也沒有技術可行性的荒誕幻想項目,居然得到立項支持,是不可思議的。人民的血汗要珍惜!”

              多名科學家質疑天河工程:荒誕幻想不知為何被立項

              科學網援引多位氣象、大氣領域專家意見刊發文章。圖片來源:科學網截圖

              新京報記者聯系到部分實名批評的科學家,他們表示,言論系個人觀點,未經過調研。

              陸漢城對記者表示,該工程既沒有科學基礎,技術上也不可實施。由河道專家主持的“天河工程”繞開了氣象專家,項目中使用的圖表等基礎材料,都是氣象領域“小兒科”的內容。

              陸漢城認為“天河工程”的科學基礎經不起推敲。“天河工程”來源于王光謙院士的“天河理論”,而氣象學家幾十年前已經發現大氣環流中的水汽分布帶,稱之為“atmospheric river”(“大氣的河”),實際上沒有區別。

              針對“天河工程”提出的人工影響天氣技術,陸漢城表示,人工影響天氣技術是不成熟的技術,只能在局部地區進行少量試驗,大規模造福于人類是不現實的。

              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孫繼明認為,科學上對人工影響天氣的云降水物理過程的認識還不完善和全面,還沒有人工干預晴空大氣形成云和降水的理論和技術。孫繼明告訴記者,自己與其他氣象專家沒有就該工程交流過意見,但“不約而同地有同樣的意見”。

              2018年3月,青海省、清華大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為“天河工程”項目簽訂戰略協議,將建設我國首個應用于空中水資源探測的專用星座“天河一號”,預計到2022年,完成六星組網,2020年將發射01、02星。 陸漢城表示,目前全球氣象觀測網已經可以對全球大氣所有變量進行深入觀測研究,再建新的觀測系統系統,或將是重復建設。

              記者聯系到兩位“天河工程”參與者,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黃躍飛對記者回應;“天河工程”有自己的考量,正在進行中,“我們就做自己的事,現在不接受采訪。”另一位參與者也表示不接受采訪。主持項目的中科院院士王光謙一直未接通電話。

              對話國防科技大學氣象海洋學院教授陸漢城

              新京報:你認為天河工程是不可行的?

              陸漢城:這是一個非常荒唐的項目,第一沒有科學基礎,第二技術上不可實施,不知道為什么會被立項。

              首先,科學基礎經不起推敲。天河工程來源于王光謙院士的“天河理論”,所謂“天河理論”,氣象學家幾十年前已經發現了,有氣象學家將大氣環流中的水汽分布帶稱為“atmospheric river”,就是“大氣的河”。 王光謙院士把這個變成了自己的“天河理論”,實際上沒有區別。

              “大氣的河”理論是大家都知道的理論。大氣中的水汽分布,永遠與大氣運動緊密聯系,這與地表水有本質區別,地表水是有邊界的,而大氣中的水汽分布是三維空間彌漫式分布,而且隨時間變化,垂直、水平方向上分布都不均與,有可能形成水汽集中的地方,就是所謂的“大氣的河”,這是全球氣象工作者都非常清楚的。

              項目組給出過一張圖,表現全球大氣中水汽分布的集中帶,這個氣象專業本科生就做得出來,很小兒科。項目組只是把大氣科學中的常識變成了理論基礎。

              最重要的是,形成降水的機理比較復雜,既與大氣運動有關,也與大氣中的物理過程、動力學過程等都有關系。降水的物理機理,是全球氣象工作者攻關幾百年的科學目標。

              我們知道,降水必須要有云,但有云不一定就能降水。怎么把水汽變成云,云變成降水,這是自然規律的現象,不可能就像地面的南水北調一樣機械調動。

              新京報:天河工程計劃人工影響天氣,有可行性嗎?

              陸漢城:全球氣象界都認為,人工影響天氣技術是不成熟的技術,只能在局部地區進行少量試驗,大規模造福于人類是不現實的。因為我們干預了大氣環流,就是干預了地球系統,人類能力還達不到,技術上不可行的。

              新京報:天河工程即將組建氣象觀測衛星網。

              陸漢城:目前全球的氣象觀測網,包括衛星觀測、海基觀測、地面觀測等,已經可以對全球大氣所有變量,包括溫度、氣壓、水汽分布等指標進行深入觀測研究,再建新的觀測系統系統似乎沒有必要。

              現在高分辨率的觀測工具是非常先進的,稍微接觸氣象領域人士就知道。

              新京報:你是怎么了解到這個項目的?

              陸漢城:我最早是通過媒體報道了解的,后來上網搜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但這個項目本身是屬于大氣科學、地球科學,卻繞開了大氣專家。項目是河道專家組織的,如果是河道工程,我也不懂,但我在氣象領域工作了50多年,后來發現問題太嚴重了,可以明確說,他們敢跟我面對面答辯嗎?

              新京報:氣象專家普遍都認為這個項目不可行嗎?

              陸漢城:我與全國氣象工作者都有交流,至少跟幾十個專家交流過這個工程,沒有一個人認為我是不對的。不能不根據國計民生迫切需要而好高騖遠,浪費人民的財產。

              關鍵詞: 天河工程 項目參與者

              相關閱讀

              亚洲图片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色播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无码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观看| 亚洲午夜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 亚洲黄色片在线观看|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久久精品国产96精品亚洲|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不卡|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v国产v天堂a无码久久|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自慰| 亚洲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播放在线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道具|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亚洲黄网站wwwwww|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亚洲国产无线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黄桃|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产自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