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學習APP暗藏游戲、低俗內容?商家:正經知識沒人看

              2018-10-15 14:48:46    來源:中國搜索

              課堂上用平板電腦教學、回家后用APP完成作業、閑暇時還要參加各種網上課程……如今,如今孩子的學習依賴電子產品的程度越來越高,然而長時間使用傷眼、沉迷不良內容等問題也隨之出現。家長一方面想方設法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另一方面卻對盯著屏幕“做作業”的孩子無話可說,電子產品真成了教學必需品了嗎?

              “題海戰術”搬到平板上 電子設備成“刷題”幫兇

              今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中明確,使用電子產品教學原則上不超過總時長的30%,原則上采用紙質作業。然而據《半月談》報道,一些學校布置作業過度依賴電子產品,使之成為“題海戰術”的載體,家長如同“助教”一般被捆綁在作業上,甚至出現了“父母一加班,孩子做不了作業”的荒誕現象。“好像是我在讀書。” 某公辦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王先生說。

              《半月談》認為,作業依賴于電子產品,一個主要原因是部分學校仍然熱衷于“超綱教學”和“題海戰術”。一位公辦小學校長說,課本和配套練習冊等“官方標配”往往無法滿足一些學校“拔高”的要求。學生家長沈先生就發現,孩子一二年級的時候通過平板電腦做的幾乎都是高一個年級的作業。 “紙質的練習本都不要求做,因為對孩子來說太簡單了。”教育部曾多次強調,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不少學校卻利用電子設備“變相違規”。

              學習APP暗藏氪金游戲 “網戀、早戀”等內容閱讀量上萬

              使用電子產品學習還好說,但更令家長糾結的是,這幾乎可以讓孩子“名正言順”地長時間上網,影響視力不說,大量不良信息也趁虛而入,更可怕的是,一些游戲、娛樂、甚至低俗內容竟然披上了學習APP的外衣,誘使孩子沉迷其中。

              近期,有不少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越來越“沉迷學習”了,開始還以為是好事,無意中卻發現一些“學習APP”中“別有洞天”。據南方都市報報道,一款名為“互動作業”的APP中內置游戲中心,內含86款游戲,即點即玩,還可購買各種游戲禮包。“作業幫”APP首頁滾動20條推送內容中僅包含1條學習內容,“快對作業”APP發布明星榜單和打榜攻略,號召學生追星。

              “互動作業”微信公號中的內容更是存在大量不雅、性暗示的內容,含有“網戀”、“污”、“早戀”等文章被多次推送,閱讀量上萬。其運營者曾表示,公眾號已有115萬粉絲,大多數是中小學生,“一般有點污的早戀、反抗學校、心理測試類的閱讀數比考試、作業、老師和校園話題閱讀數高,正兒八經的知識閱讀數最低。”

              誨人不倦還是“毀人不倦”?學習APP意在讓用戶形成依賴

              事實上,如今越來越多的孩子接觸電子產品已非興趣使然,而是學校要求,類似作業APP這樣的智能化學習應用很普遍,有的應用已成為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建設信息化校園和數字化課堂的組成部分。某知名APP據稱已于今年2月完成C輪1億美元融資,走進了全國400多座城市的70000所學校,超過3000萬小學師生在用這款APP布置和提交作業。《第一財經周刊》的報道顯示,過去兩年,圍繞在線教育產品的投融資正在持續升溫,僅15個月內,融資規模超過1億元的項目就有14個。

              然而,開辦學習APP這樣的在線教育平臺卻幾乎是“零門檻”。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稱,在某開發網站上,“5分鐘獨立網校上線”的字樣十分醒目。無需資質審核,無需登記備案,只要支付租賃費,個人便可以開辦在線教育的平臺。其實早在2000年,教育部就明確規定,面向中小學生的教育網站必須經過教育部門批準,然而目前針對中小學生的在線教育平臺,大多是打著“科技發展公司”的名義,并未通過登記審批。

              《半月談》在報道中提到,一些APP采取的是回家作業功能免費使用、個性化輔導收費使用的商業模式,比如在線學習的各種課程就要付費購買。某在線教育平臺創始人說,作業APP一般都是先引流,再掙錢,之所以瞄準回家作業,是因為它是學校每天的硬性規定,用戶粘度高,“從某種程度上講,讓老師和孩子形成依賴正是這類APP最愿意看到的。”

              學習APP如何才能回歸初心?

              學習APP引入教育活動,本是為了提高效率,讓教學活動數據化可視化,豐富表現形式。錢江晚報認為,APP是給學生用的,里面的內容都應該跟學習有關,不應該隨意添加別的功能。APP里暗藏游戲的入口,怎么來保證學生不會點擊進入,怎么來保證他不會去玩兩把?一些APP將答題包裝成了智力闖關之類的游戲,表面上看是學習,說到底是想讓學生拼排名拼時間拼金錢;還有一些APP附加了社交的功能,更是動機不純。

              文章還說,教學APP的引入,有質疑者認為會加重學生和老師的負擔,目前來看,一些學生除了要完成正常的書面作業以外,還要完成附加的APP作業,導致作業負擔加重。APP過多,對老師同樣也是困擾,正常教學活動要管著,APP也要管著,搞得手忙腳亂。

              學習APP作為一個新生事物還很不成熟,應該建立一個甄別淘汰機制,業內專家也認為,信息化校園的建設,不能“一買了事”、“一裝了之”,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科學合理地使用。“不妨請教育主管部門、學校、老師、家長一起來參與管理,讓這個市場里有更多的監管者。”(趙磊)【資料來源:半月談、錢江晚報、每日經濟新聞、南方都市報、第一財經等】

              關鍵詞: 商家 知識 內容

              相關閱讀

              亚洲av无码久久忘忧草|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亚洲黄色激情视频|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 亚洲色图校园春色|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91亚洲va在线天线va天堂va国产|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麻豆| 亚洲日韩小电影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午夜亚洲一区|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按摩店|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狼色在线| 亚洲无av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妓女影院|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9966 |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噜亚洲AV|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亚洲综合激情六月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 亚洲性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AV第一成肉网| 亚洲毛片不卡av在线播放一区| 在线观看亚洲天天一三视|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 国产亚洲精aa成人网站| 亚洲A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