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1年環球十大事件來了
疫情尚在反復,全球經濟卻在頑強復蘇。回顧2021年,瘋狂的流動性造就了證券市場前所未有過的躁動——美股走高帶動被動資產再創新高、散戶力量的崛起抗衡機構、虛擬貨幣劇烈波動;另一方面,伴隨著全球供應鏈危機和通脹預警,加息提前的預期也在不斷給走高的全球股市敲響警鐘。
我國經濟在疫情中率先復蘇,吸引了全球資金追捧,同時也獲得難得的機會窗口調整經濟結構,一系列強監管政策出臺重塑了互聯網到教培多個行業。
此外,主題投資也在2021年大行其道,“碳中和”、“元宇宙”兩大主題,成為今年全球多個市場的大熱門,且有可能在未來數十年內深刻影響全球經濟發展。
01
散戶力量崛起
暴擊華爾街空頭
高度發達的社交媒體、 瘋狂的流動性,閑居在家并仇視華爾街“為富不仁“的散戶,共同造就了全球證券史上的一大奇跡——散戶不散,空頭改行。
2021年1月,美國電子產品銷售商游戲驛站的股票發生持續軋空的現象。
一些對沖基金賣空游戲驛站,押注股價將繼續下跌,相當于游戲驛站總股本140%的股份被做空。然而,空頭外露遭遇做多阻擊,因游戲驛站股價高漲且持有者惜售,空方無法獲得足夠股份履行期權合約,不得不急于彌補倉位,反而推動股價繼續上漲,產生軋空現象。
這次軋空事件的始作俑者不是機構,而是機構眼中的一群“烏合之眾”。他們是Reddit社交網站上的r/wallstreetbets在線交易論壇的用戶,通過羅賓漢等免費交易aPP合力而為。
機構隨后開始反擊:1月28日,包括羅賓漢等多個證券經紀公司暫停用戶購入游戲驛站及其他一些關聯股票,這一行為被指責操縱市場,阻礙散戶公平交易。
這起事件影響深遠。一方面,華爾街的一些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因他們的持股外借給空方獲利、交易機構也因為天量成交而獲利;甚至有以散戶擇股為投資標的的基金開始發售——5月有名為FOMO的基金上市,旨在捕捉社交媒體上被反復討論最多的個股。只是隨著經濟開放,散戶再也沒能像這樣興起波浪。
另一方面,一些知名的對沖基金在此次沖擊中大折羽翼。知名對沖基金香櫞研究對游戲驛站作出沽空報告,還一度辱罵高價買入游戲驛站股票的散戶是蠢貨。香櫞在這次事件中虧損100%,被迫平倉。由于巨額損失,其創始人萊夫特表示,自此之后將停止提供做空分析,而集中精力“為散戶提供做多機會”。
02
世紀大爆倉
單日清倉200億美元
因爆倉單日清算規模200億美元,創下又一個歷史之最,這樣的個例發生在美股大漲的2021年,又增添了幾分魔幻色彩。
2021年3月30日,騰訊音樂接連三個交易日大跌37%,坊間一時無法從基本面去解讀這次大跌,直到又一只折戟的對沖基金浮出水面,才算解開這個謎題。
Archegos資本管理是一家由比爾•黃經營的家族辦公室基金,2021年3月26日,Archegos拖欠多家投資銀行的保證金,包括瑞士信貸和野村控股等,被迫開始清算價值上百億美元的各種股票。
Archegos以高杠桿操作見稱,并以高杠桿方式押注騰訊音樂、霧芯科技等中概股,但由于中概股暴跌引發連鎖反應,被投行要求追加保證金,才引發火燒連環船。
據了解 ,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基金出身于“虎門”,即對沖基金泰斗朱利安·羅伯遜的門徒,華爾街稱這些投資人為“虎仔”,而比爾•黃就是其中之一。比爾•黃于2013年創辦了Archegos家族辦公室,截至2020年,該辦公室管理著100億美元的資金,但通過掉期規模增至300億以上。
這起事件同樣引起了市場的反思:這些股票與Archegos持有的總收益掉期掛鉤。通過這種不透明的衍生品可以大肆放大杠桿,并且將這種杠桿風險擴展至整個金融體系。
瑞信就是此事件中損失最嚴重的投行,累計虧損超過50億瑞郎,并導致了公司調整換帥一系列舉措。所幸的是,此次爆倉逢市場上行,沒有波及更大范圍。
03
全球經濟通脹爆表
政策風險成為最大擔憂
在應對疫情全球央行大放水的背景下,多國出現嚴重通脹跡象。
韓國通脹率創十年新高,韓國11月居民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上漲3.7%,為2011年以來最大漲幅。食品零售品價格飛漲,一些市場白菜價格暴漲70%,腌制100棵泡菜的花費由去年的90萬韓元漲到12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6500元。
11月底,韓國自今年8月后再度加息,基準利率由0.75%上調0.25個百分點至1%,是疫情暴發以來首個且二度加息的亞洲發達經濟體。
不過,韓國并非發達市場率先加息的孤例,如挪威在12月繼續其緊縮努力,今年第二次加息。12月16日,英國央行首次出人意料地提高了利率,這是自疫情爆發以來七國集團中首次有央行加息。英國央行表示,隨著通脹率在明年4月份可能達到6% 左右的峰值,可能需要采取更為“溫和”的緊縮政策。
美國通脹更是直接關系到全球水龍頭。美國11月CPI同比創下近40年最高漲幅,同比上漲6.8%。通脹當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放棄了從今年3月就開始鼓吹的通脹暫時論,開始表現出強硬力場,暗示明年將加息3次,并加快結束經濟刺激計劃。
機構對于明年美聯儲加息的節奏仍存在較大的爭議,許多資管公司認為,盡管通脹當前,但可能不會有太過預期的加息進程;但一些看空股市的機構則認為加息只宜早、不宜遲。這種背景下,加息的政策風險成為明年機構最為擔心的風險之一。
04
供應鏈危機浮現
航運飆升 芯片、汽車受沖擊
隨著美國實施無限量的量化寬松政策,補貼短期刺激大量消費,造成需求端大爆發;美國又高度依賴海外進口,供需在短時期之內的嚴重不匹配,全球供應鏈危機爆發。
危機有兩面影響,盡管供不應求,但供應鏈危機促全球航運大漲價。今年3月蘇伊士運河堵船事件帶來的漲價效應一直延續至今,雖與今年9月的高峰相比已經有所回落,但全球航運運價仍是疫情暴發前的6倍以上。
由于世界上90%的商品都是通過船舶運輸,運輸成本居高不下有加劇全球通脹的風險。加拿大皇家銀行預計,即便最糟糕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但航運價格在未來幾年內不會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
受益于供應鏈的還有出口導向的經濟體,盡管出現了積壓,但包括中國、越南等經濟體都獲得了相當的訂單,外貿出口成為今年拉動經濟增長的壓艙石。
另一方面,需求端放大導致許多行業面臨產能不足的壓力。半導體行業首當其沖,電動汽車、5G手機、智能家居以及上課和辦公設備的需求短期激增,加上整個供應鏈非常僵硬,全球芯片普遍短缺。
同時,芯片短缺又開始產生漣漪效應,開始波及到使用大量芯片的產業,汽車行業就是其中一例。因為芯片短缺,全球汽車行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產。根據AFS預測,今年中國汽車市場將累計減產214.8萬輛,占全球總減產量的19%。
05
造富v.s.泡沫
比特幣價格劇烈波動
今年比特幣完成了兩次摸高雙肩頂的形態。急速的上漲和快速的下跌,不僅伴隨著華人新首富的產生,也伴隨著多少人財富增值夢想的破滅。
一季度,在瘋狂的流動性推動和對未來通脹擔憂下,比特幣創下了一系列新的紀錄高點,最終達到略低于6.2萬美元的水平。
5月,我國出臺監管政策,禁止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在國內的生產和流通,引發了比特幣2021年的首次嚴重崩盤。5月19日,比特幣價格暴跌30%,在混亂的交易環境中跌至3萬美元的低點。監管措施疊加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對行業前景悲觀的表態,更加劇了比特幣價格的下降。
此次拋售抹去了散戶投資者持有的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頭寸,突顯出虛擬貨幣市場一系列結構性弱點,一些最大的交易所在價格暴跌期間遭遇了故障。
推動比特幣價格上漲的一大推動力則是華爾街的助力和機構的參與。9月下旬,當投資者開始在美國推出基于期貨的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時,比特幣價格恢復了上行軌跡。隨后,這些合約的推出將比特幣推到了11月初的歷史新高。
比特幣的造富神話還沒有結束,但其中的動蕩起伏只有親歷者才能體會。11月底,虛擬貨幣交易所“幣安”的創始人趙長鵬,憑借900億美元(5733億人民幣)的身價超過原先排名第一的農夫山泉董事長鐘睒睒,并躋身全球十大富豪之列。趙長鵬創立幣安,僅4年時間。
12月初,由于傳統市場的波動,價格再次跌跌撞撞。這表明了華爾街和加密貨幣之間的聯系加大后,大型投資者在虛擬貨幣市場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這一所謂通脹對沖資產與傳統市場的聯系也愈發緊密。
06
政府監管加碼
重挫教育、互聯網龍頭市值
在追逐共同富裕的大政策前提下,我國今年推出一系列旨在促進社會公平、公正的政策,被資本滲透的多個行業開始受到強力監管政策約束。
“雙減”政策促使許多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的商業模式歸零,市值變化是最能體現這一號令槍響的威力。新東方年內下跌89%,目前市值33億美元;好未來下跌94%,目前市值26億美元;高途集團跌96%,市值剩5億美元。
被資本所束縛的教育行業已經嚴重偏離了原本教育“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本意,一度被資本所寄以厚望的學齡段教培行業,正在經歷轉行的痛楚。
監管著力的另一領域是開始向各個領域滲透的互聯網龍頭公司,這些公司利用互聯網經濟所掌握的平臺優勢,獲取了關系國際民生的大量核心數據,并不斷向不屬于其本業的其它領域肆意蔓延。在上市前被一刻突然叫停的螞蟻集團拉開了互聯網公司整治的序幕,反壟斷成為題中之意。
根據《反壟斷法》,2021年4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責令阿里巴巴集團停止違法行為,并處以其2019年中國境內銷售額4557.12億元中占4%的罰款,計182.28億元。
當互聯網日益成為像公共品一樣的基礎設施時,其增長的邊界無疑將會受到近一步的約束。12月23日,騰訊開始清理所持有京東股份,公司宣布將以特別股息的形式向騰訊股東分派約4.57億股京東股份,總值約164億美元。分派后,騰訊持有的京東股份將從之前的17%降至2.3%,不再是京東的最大股東。
另一監管著力點為數據安全,不少境外上市公司開始積極響應,12月3日,滴滴出行在官方微博宣布即日起啟動在紐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啟動在香港上市的準備工作。
今年以來,阿里巴巴、滴滴出行和騰訊控股分別下跌49%、60%和18%。
07
經濟率先復蘇
中國資產獲得全球追捧
盡管近期監管措施導致海外中國股票出現了大幅下跌,但全球資本仍然對中國股票和債券青睞有加。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9月底,國際投資者持有7.5萬億元人民幣(合1.1萬億美元)的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和固定收益證券,較2020年底增加了約7600億元人民幣。
境外中國股票經歷了動蕩的一年,一系列監管令從科技到教育等領域的股票回調嚴重。房地產開發商恒大地產流動性危機,促使海外機構大舉拋售高收益率美元債券。但是,中國經濟領先全球率先復蘇,為了追求更大的多樣化和更高的回報,全球資本仍然看好中國資產。
截至9月底的12個月內,資金流入已使外國持有的人民幣計價債券超過3.9萬億元人民幣,而外國持股已攀升至近3.6萬億元人民幣,兩者均較上年同期增長約30% 。
一方面,隨著互聯互通機制成熟,大量外資通過這一渠道流入A股市場。相較于離岸股票,受到監管政策沖擊影響更小,也利于機構布局一些長線投資的賽道;另一方面,受到監管打壓后離岸中國股票估值相對便宜,已經開始獲得不少機構青睞。
從債券市場看,受惠于中國經濟從疫情中強勁復蘇,中國政府債券相對于全球主權債券的息差處于過去10年來最大水平。相對于全球發達市場主權債券而言,中國在岸債券的絕對收益率處于最具吸引力的水平。
人民幣升值也是吸引外資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疫情管控得力、出口結匯強勁,今年以來,人民幣是全球為數不多幾個相對美元升值的貨幣。中國經常賬戶改善、投資組合資金流入以及分散投資需要意味著未來人民幣仍會走強。
此外,我國推行貨幣政策以我為主的策略,使中國經濟及貨幣政策周期不會與世界其他地區完全同步,導致中國資產與其他市場的關聯性較低,這些因素都加大了中國資產對外資的吸引力。
08
碳中和成為全球投資主題
特斯拉首破萬億市值
2021年被稱作“碳中和”元年,“碳中和”首次被寫入中國《政府工作報告》。
放眼全球,碳中和、碳排放、碳足跡等等關鍵字,已成為各國政府、國際企業,以及環境組織和市民大眾愈來愈關心的議題,多個國家及地區先后宣布在本世紀中葉前實現“碳中和”計劃。
我國宣布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歐盟、加拿大、南非、日本、南韓、承諾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美國承諾于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而發電更會在 2035 年前實現碳中和。
隨著中國、歐盟、美國三大經濟體碳減排政策的強化,全球碳減排進程將進一步提速。這一巨大的全球氣候政策,正在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投資機會。僅僅在我國市場,碳中和帶來長達40年的投資主題以及至少70萬億元的投資,光伏、風電、核能、鋰電、新能源車等相關領域將獲得長足發展。
碳中和背景加持下,由馬斯克經營的電動汽車制造商以超過1萬億美元的市值躋身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列。僅在10月份,伊隆 · 馬斯克的特斯拉就增加了4460億美元的市值,相當于兩家麥當勞股票市值。
全球多家投資機構把“碳中和”認定為未來最核心的投資機會,ESG投資進入資產增長快車道。今年1月到9月,投資者向致力于環保、可持續和治理的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投入了5770億美元,遠遠超過2020年全年的3550億美元。目前全球可持續投資達到8萬億美元,到2020年可能達到30萬億美元。
09
“元宇宙”概念席卷全球
監管提醒炒作風險
元宇宙是一個超越物質世界的宇宙。它將用戶帶入一個連接不同數字環境的虛擬世界,旨在成為互聯網的未來迭代。11月,扎克伯格在臉書開發者大會上宣布,將公司名稱改為“Meta”。
很快,這場互聯網世界的新概念開始席卷全球。財力雄厚的投資者和大型科技企業對元宇宙這個概念展現了強烈的興趣。
作為這場運動最主要的發起人之一,臉書已經將建造元宇宙列為最重要的優先項目之一。臉書通過旗下的Oculus虛擬現實頭戴設備公司,大筆投資開發價格更便宜的虛擬現實裝置。臉書還在測試一個名為“Workplace”的虛擬現實會議程序,以及一個名為“Horizons”的社交空間,兩者都使用他們的虛擬化身系統。
不僅僅只有臉書一家科技公司在力推“元宇宙”概念。推出堡壘之夜游戲的美國電子游戲開發公司Epic Games積極開發元宇宙;名為“Unity”的3D開發平臺也在投資開發數字版本的真實世界“數字雙胞胎”;英偉達在建立自己的“Omniverse”,一個連接3D虛擬世界的平臺;百度發布的首個國產元宇宙產品“希壤”正式開放定向內測,用戶憑邀請碼可以進入希壤空間進行超前體驗。
目前,元宇宙還在早期階段,并沒有呈現出一個完整形態,大型科技公司將在未來10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不斷促進其發展和演變。
同時,元宇宙熱門概念的炒作也引起了相關監管部門的警惕。日前,國內多家上市公司也接連收到交易所的關注函,要求說明公司及相關方是否存在蹭熱點、操縱市場、違規買賣公司股票的情形。
10
10萬億大關在即
全球ETF凈流入首破萬億美元大關
品種豐富、不用挑選個股、波動相對較低、收費較為低廉且又能獲得跟蹤收益ETF,今年廣受全球投資者追捧。
根據倫敦數據顧問公司ETFGI的資料,截至11月底,全球ETF(基金和產品)資金凈流入金額累計已達1.14萬億美元,打破2020年全年吸金7628億美元的紀錄。這使得全球ETF資產總值在觸及9.92萬億美元后,到12月結束有望首度突破10萬億美元大關。
其中,2018年來我國ETF發展迅速,從約2300億到突破萬億元僅花費不到4年,是國內市場規模增速最快的產品之一。
被動資產的快速膨脹帶來了顯著的馬太效應。貝萊德、Vanguard及道富三家巨頭就掌控美國所有ETF資產的四分之三以上。
自然,也并非所有ETF都如魚得水。對于在剩下的四分之一市場里求生的美國基金公司,規模不夠導致的利潤不足會導致產品出現規模縮水甚至清倉。
方舟投資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凱西·伍德在2020年大獲成功,旗下主動管理的ETF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方舟旗下的多只基金去年翻了一番,但今年它們卻大多折戟。與被動ETF相比較,大多數主動型ETF情況表現平平。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集團貝萊德預測,最快到2025年底,全球ETF資產總額就會攀升至15萬億美元。
關鍵詞: 證券市場
相關閱讀
-
全球視點!10余家A股公司三季度分紅,“...
10余家A股公司三季度分紅,“羊了個羊”背后公司分紅超10億 -
【全球市場晚報】10月28日
【全球市場晚報】10月28日 -
每日播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斥資約4080...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斥資約4080萬元回購950萬股A股 -
長城汽車:回購348.88萬股A股 耗資約1億元
長城汽車:回購348 88萬股A股耗資約1億元 -
熱點評!交通運輸部:三季度交通運輸經...
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記者王連香)交通運輸部今日發布前三季度交... -
環球速看:2021年中國創新指數達264.6 ...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官方微博“中國統計”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 -
新消息丨4500多家飄綠,80多家跌停,A股...
4500多家飄綠,80多家跌停,A股到底是鬧哪樣? -
【獨家焦點】港股、A股10月表現全球墊底...
港股、A股10月表現全球墊底!A股到底差在哪兒?外資砸完內資砸 -
焦點快播:阿維塔11交付即可享受“充電1...
?10月28日,阿維塔科技宣布,首座由阿維塔與bp合作共建的定制化高... -
君旗高山葡萄酒:陽光如何影響葡萄酒的質量
陽光能提供熱能,溫度升高能加速葡萄的成熟。不僅如此,陽光也能為... -
開心麻花公布演出排期 爆笑家庭舞臺劇...
近日,開心麻花公布演出排期,爆笑家庭舞臺劇《婿事待發》將于11月1... -
紀實訪談節目《這十年·追光者》收官 ...
紀實訪談節目《這十年·追光者》10月23日晚在湖南衛視迎來收官。最... -
深足利用定位球扳平比分 拿到了最近5輪...
昨晚,在海口五源河體育場,深圳隊以2∶1驚險戰勝了陣容不整的河北... -
分時線怎么看?核電上市公司龍頭股有哪...
分時線可以這樣看:1、當股價在均價曲線的下方往上運行,觸碰均線,... -
兩部門:多措并舉保障多晶硅合理產量 ...
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記者申佳平)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消息,為... -
當前信息:A股大盤創近半年新低!行業板...
A股大盤創近半年新低!行業板塊全線下跌,超4500只個股飄綠 -
17公里、31個紅綠燈、全程零接管,毫末...
近日,毫末智行首席交付官甄龍豹與魏牌副總經理喬心昱也親自上陣,... -
環球播報:A股迎來緊急消息,下周將迎來...
A股迎來緊急消息,下周將迎來重大變盤時機,給所有散戶提個醒! -
疑似特斯拉緊湊車型曝光 價格或下探至1...
近日,日本媒體曝光了一組疑似特斯拉緊湊型車型的路試諜照。新車貼... -
柬埔寨到店!雷丁芒果Pro開啟海外銷售
10月28日,芒果Pro作為登陸柬埔寨的第二款雷丁產品正式到店,海外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