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基金 >

              沈建光:美國經濟持續復蘇的三大挑戰

              2021-11-30 15:23:10    來源:金融界

              【金融界名家專欄】本文作者:沈建光,經濟學博士,現任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科技首席經濟學家。 

              作者 | 沈建光 京東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來源 | 《中國外匯》2021年第22期

              隨著明年通脹高位運行和供需雙雙承壓,美國將面臨“類滯脹”的風險,其貨幣政策調控空間或越來越小。

              美國經濟增速三季度超預期放緩至2%,但10月份以來又出現了一定的好轉跡象。10月,美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達60.8,仍處于景氣區間,非制造業PMI攀升至66.7,創下歷史新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美國明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測從4.9%上調至5.2%。在此背景下,美聯儲11月初的議息會議明確從11月開始削減購債;近期,超過半數的委員預計美聯儲將在2022年開始加息。不過,在美國經濟向好的背后,由供需失衡導致的風險也在不斷暴露,美聯儲開始強調通脹壓力的持續性。展望2022年,上述因素將給美國經濟持續復蘇帶來挑戰。

              挑戰一,通脹保持高位運行。從推升通脹的六大因素來看,明年美國高通脹環境仍將持續。一是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顯著滯后,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仍將持續;二是供不應求引發價格上漲壓力,而供需方面的不匹配短期之內難以緩解;三是勞動力結構失衡導致企業提升工資水平,服務業工資上漲尤為明顯,6月到10月,休閑與酒店業勞動報酬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存在工資和物價螺旋式上升風險;四是全球能源供應緊張、價格飆升,10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能源分項大幅走高,同比上漲30%,其中汽油價格同比上漲49.6%;五是美國房價與房租持續上漲,10月美國CPI住宅項創疫情以來新高;六是美國自各經濟體進口品價格明顯攀升,加大了輸入性通脹壓力。

              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近日警告,美國通脹將居高不下;現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指出,高通膨可能更具“持續性”。美聯儲近期宣布從11月開始以每月150億美元的速度縮減當前每月120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但對于控制通脹而言,力度可能還是不夠大。

              挑戰二,供給側修復仍然滯后。疫情以來,美國生產端恢復不及預期,截至9月,美國全部工業部門產能利用率僅緩慢回升至75.87,未達到2019年的平均水平。11月5日,拜登的基建法案獲批,其主要用于道路、橋梁等公共設施建設,但新增支出的資金規模大幅縮水至5500億美元;而另一項1.75萬億美元的支出法案(Build Back Better)依然擱淺。美國鐵路、港口及橋梁等基建設施年久失修、老化嚴重,直接影響了經濟效率的提升。

              供給結構失衡導致勞動力短缺,人員密集、高接觸性行業的勞動力供給明顯不足,休閑與酒店業等服務業缺工的絕對人數最多。美國因提前退休而退出勞動力市場的人群比例已從2020年4月的31.5%上升至目前的42.7%,疫情沖擊下“永久性失業”的影響不容忽視。

              此外,原材料漲價、投資不足、“缺芯”等因素持續影響供應,預計美國供給瓶頸或持續到明年上半年。與此同時,近期越南、孟加拉等制造業基地因疫情面臨用工短缺、產能受限的問題,疊加貿易運力不足,已直接影響到美國消費品的供應。

              挑戰三,刺激拉動需求的作用減弱。2020年美國疫情暴發以來,轉移支付收入一度成了美國居民收入和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但美國政府已決定不再延期美國聯邦疫情失業救助,9月6日兩項聯邦疫情失業補助政策宣告終止,同日每周300美元的聯邦補充失業救濟金也已終止。

              同時,在持續的通脹環境下,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將通過最終消費品價格的提升,由企業端傳導至居民端,進一步壓低消費者的實際購買力。今年4月以來,美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名義增速與實際增速差距由1%左右拉大至4%左右。可以預見,前期高增的消費需求將逐步回歸常態,未來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將會減弱。

              隨著明年通脹高位運行和供需雙雙承壓,美國將面臨“類滯脹”的風險,其貨幣政策調控空間或越來越小。我國出口在美國制造業供給側增長乏力的狀態下,短期內有望持續保持較快增長,產業鏈轉移壓力也將有所緩解。但仍需關注美國貨幣政策轉向帶來的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壓力,或增加我國政策調控的難度。對此,我國應未雨綢繆:短期需提高跨周期調控政策的針對性,并從保市場主體適當向保終端消費傾斜,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中長期則需推動需求側管理與供給側改革的有效協同,重點推進收入分配改革,積極釋放數字經濟動力,著力實施產業鏈提升工程,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本文由平臺/作者授權金融界網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如果您有干貨觀點或文章,愿意為廣大投資者提供最權威最專業的參考意見。無論您是權威專家、財經評論家還是智庫機構,我們都歡迎您積極踴躍投稿,入駐金融界網名家專欄。

              關鍵詞: 美國經濟

              相關閱讀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下载|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嫖农村妇女 |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蜜芽精品久久|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 色偷偷女男人的天堂亚洲网|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丶|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videos|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五月天|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熟女在线|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精品av无码喷奶水糖心|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亚洲一级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亚洲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春黄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精华液|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亚洲成A人片77777国产| 在线播放亚洲第一字幕| 亚洲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