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美國經濟持續復蘇的三大挑戰
【金融界名家專欄】本文作者:沈建光,經濟學博士,現任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科技首席經濟學家。
作者 | 沈建光 京東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來源 | 《中國外匯》2021年第22期
隨著明年通脹高位運行和供需雙雙承壓,美國將面臨“類滯脹”的風險,其貨幣政策調控空間或越來越小。
美國經濟增速三季度超預期放緩至2%,但10月份以來又出現了一定的好轉跡象。10月,美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達60.8,仍處于景氣區間,非制造業PMI攀升至66.7,創下歷史新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美國明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測從4.9%上調至5.2%。在此背景下,美聯儲11月初的議息會議明確從11月開始削減購債;近期,超過半數的委員預計美聯儲將在2022年開始加息。不過,在美國經濟向好的背后,由供需失衡導致的風險也在不斷暴露,美聯儲開始強調通脹壓力的持續性。展望2022年,上述因素將給美國經濟持續復蘇帶來挑戰。
挑戰一,通脹保持高位運行。從推升通脹的六大因素來看,明年美國高通脹環境仍將持續。一是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顯著滯后,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仍將持續;二是供不應求引發價格上漲壓力,而供需方面的不匹配短期之內難以緩解;三是勞動力結構失衡導致企業提升工資水平,服務業工資上漲尤為明顯,6月到10月,休閑與酒店業勞動報酬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存在工資和物價螺旋式上升風險;四是全球能源供應緊張、價格飆升,10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能源分項大幅走高,同比上漲30%,其中汽油價格同比上漲49.6%;五是美國房價與房租持續上漲,10月美國CPI住宅項創疫情以來新高;六是美國自各經濟體進口品價格明顯攀升,加大了輸入性通脹壓力。
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近日警告,美國通脹將居高不下;現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指出,高通膨可能更具“持續性”。美聯儲近期宣布從11月開始以每月150億美元的速度縮減當前每月120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但對于控制通脹而言,力度可能還是不夠大。
挑戰二,供給側修復仍然滯后。疫情以來,美國生產端恢復不及預期,截至9月,美國全部工業部門產能利用率僅緩慢回升至75.87,未達到2019年的平均水平。11月5日,拜登的基建法案獲批,其主要用于道路、橋梁等公共設施建設,但新增支出的資金規模大幅縮水至5500億美元;而另一項1.75萬億美元的支出法案(Build Back Better)依然擱淺。美國鐵路、港口及橋梁等基建設施年久失修、老化嚴重,直接影響了經濟效率的提升。
供給結構失衡導致勞動力短缺,人員密集、高接觸性行業的勞動力供給明顯不足,休閑與酒店業等服務業缺工的絕對人數最多。美國因提前退休而退出勞動力市場的人群比例已從2020年4月的31.5%上升至目前的42.7%,疫情沖擊下“永久性失業”的影響不容忽視。
此外,原材料漲價、投資不足、“缺芯”等因素持續影響供應,預計美國供給瓶頸或持續到明年上半年。與此同時,近期越南、孟加拉等制造業基地因疫情面臨用工短缺、產能受限的問題,疊加貿易運力不足,已直接影響到美國消費品的供應。
挑戰三,刺激拉動需求的作用減弱。2020年美國疫情暴發以來,轉移支付收入一度成了美國居民收入和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但美國政府已決定不再延期美國聯邦疫情失業救助,9月6日兩項聯邦疫情失業補助政策宣告終止,同日每周300美元的聯邦補充失業救濟金也已終止。
同時,在持續的通脹環境下,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將通過最終消費品價格的提升,由企業端傳導至居民端,進一步壓低消費者的實際購買力。今年4月以來,美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名義增速與實際增速差距由1%左右拉大至4%左右。可以預見,前期高增的消費需求將逐步回歸常態,未來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將會減弱。
隨著明年通脹高位運行和供需雙雙承壓,美國將面臨“類滯脹”的風險,其貨幣政策調控空間或越來越小。我國出口在美國制造業供給側增長乏力的狀態下,短期內有望持續保持較快增長,產業鏈轉移壓力也將有所緩解。但仍需關注美國貨幣政策轉向帶來的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壓力,或增加我國政策調控的難度。對此,我國應未雨綢繆:短期需提高跨周期調控政策的針對性,并從保市場主體適當向保終端消費傾斜,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中長期則需推動需求側管理與供給側改革的有效協同,重點推進收入分配改革,積極釋放數字經濟動力,著力實施產業鏈提升工程,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本文由平臺/作者授權金融界網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如果您有干貨觀點或文章,愿意為廣大投資者提供最權威最專業的參考意見。無論您是權威專家、財經評論家還是智庫機構,我們都歡迎您積極踴躍投稿,入駐金融界網名家專欄。
關鍵詞: 美國經濟
相關閱讀
-
全球視點!10余家A股公司三季度分紅,“...
10余家A股公司三季度分紅,“羊了個羊”背后公司分紅超10億 -
【全球市場晚報】10月28日
【全球市場晚報】10月28日 -
每日播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斥資約4080...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斥資約4080萬元回購950萬股A股 -
長城汽車:回購348.88萬股A股 耗資約1億元
長城汽車:回購348 88萬股A股耗資約1億元 -
熱點評!交通運輸部:三季度交通運輸經...
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記者王連香)交通運輸部今日發布前三季度交... -
環球速看:2021年中國創新指數達264.6 ...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官方微博“中國統計”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 -
新消息丨4500多家飄綠,80多家跌停,A股...
4500多家飄綠,80多家跌停,A股到底是鬧哪樣? -
【獨家焦點】港股、A股10月表現全球墊底...
港股、A股10月表現全球墊底!A股到底差在哪兒?外資砸完內資砸 -
焦點快播:阿維塔11交付即可享受“充電1...
?10月28日,阿維塔科技宣布,首座由阿維塔與bp合作共建的定制化高... -
君旗高山葡萄酒:陽光如何影響葡萄酒的質量
陽光能提供熱能,溫度升高能加速葡萄的成熟。不僅如此,陽光也能為... -
開心麻花公布演出排期 爆笑家庭舞臺劇...
近日,開心麻花公布演出排期,爆笑家庭舞臺劇《婿事待發》將于11月1... -
紀實訪談節目《這十年·追光者》收官 ...
紀實訪談節目《這十年·追光者》10月23日晚在湖南衛視迎來收官。最... -
深足利用定位球扳平比分 拿到了最近5輪...
昨晚,在海口五源河體育場,深圳隊以2∶1驚險戰勝了陣容不整的河北... -
分時線怎么看?核電上市公司龍頭股有哪...
分時線可以這樣看:1、當股價在均價曲線的下方往上運行,觸碰均線,... -
兩部門:多措并舉保障多晶硅合理產量 ...
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記者申佳平)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消息,為... -
當前信息:A股大盤創近半年新低!行業板...
A股大盤創近半年新低!行業板塊全線下跌,超4500只個股飄綠 -
17公里、31個紅綠燈、全程零接管,毫末...
近日,毫末智行首席交付官甄龍豹與魏牌副總經理喬心昱也親自上陣,... -
環球播報:A股迎來緊急消息,下周將迎來...
A股迎來緊急消息,下周將迎來重大變盤時機,給所有散戶提個醒! -
疑似特斯拉緊湊車型曝光 價格或下探至1...
近日,日本媒體曝光了一組疑似特斯拉緊湊型車型的路試諜照。新車貼... -
柬埔寨到店!雷丁芒果Pro開啟海外銷售
10月28日,芒果Pro作為登陸柬埔寨的第二款雷丁產品正式到店,海外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