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基金 >

              天眼新知 | 產業洞察:萬億市場亟待激發,“雙碳”目標夯實綠色產業發展基

              2021-11-16 15:22:51    來源:金融界網

              前言:隨著中國數字經濟的深入發展,產業數字化進程不斷加速,大數據在產業決策中的比重越來越高。天眼查數據研究院特此推出“天眼新知”專欄,以天眼查大數據為依托,梳理產業格局及發展脈絡,解讀產業領域最新動態和投融資風向,為各方決策提供參考。

              本文為天眼新知·產業分析系列,第五篇。

              “碳中和”:經濟發展與氣候、環境休戚相關

              隨著二氧化碳排放量猛增,全球變暖所造成的極端氣候日益頻發,已經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環境。為應對氣候變化,解決碳排放問題,我國政府提出“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2021年,“碳達峰”“碳中和”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可以說,碳達峰、碳中和將成為國家未來幾十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要解決碳排放問題,既要做好“減法”,通過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加快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和電能廣泛使用,直到徹底擺脫化石能源依賴;也要做好“加法”,積極開展生態治理,加大力度實施植樹造林、荒漠改善、水土保護等行動,發揮森林、農田、濕地等重要作用,增加自然碳匯【1】。

              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路徑預計將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2020-2030年的“達峰期”,節能降耗,碳總量減緩上升;第二階段:2031-2045年為“加速減排期”,年碳總量由波動下行到穩中有降;第三階段:2046-2060年將進入深度減排期,碳總量加速下降,最終實現“凈零排放”目標。在以上每個階段中,能源消費總量、結構、電力系統的特征都會有所不同。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指出,“雙碳”目標的最終追求是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從統計數據上來看,高碳排放行業主要集中在能源、工業、交通、建筑。新能源產業在“碳中和”路徑下擁有最大增量空間。其中,新能源發電、汽車電動化將成為我國實現碳中和的主要抓手。

              光伏問鼎高景氣綠色能源行業

              光伏行業是新能源的分支之一,光伏發電是太陽能(行情000591,診股)光伏發電的簡稱,光伏的發展目標是最終實現全面替代火電。

              目前,中國光伏產業經過十余年的快速發展,產業鏈已經相當完善和成熟,無論是制造能力還是市場占有率,在全球都處于領先地位。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CPIA)《中國光伏行業2021展望》報告,我國光伏組件生產量、光伏新增裝機量、光伏累計裝機量等多項數據連續5年以上居全球首位。

              光伏行業之所以飛速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扶持和技術的進步。隨著產品迭代加速、成本下降,我國光伏應用市場穩步增長,裝機量、發電量均不斷提高。從裝機情況來看,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光伏新增裝機量48.2GW,截至2020年,我國光伏市場累計裝機量達253GW。不止裝機量,發電量也節節攀升。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2020年我國光伏發電量為2605kWh,同比增長16.2%,占總發電量比重3.5%。

              隨著光伏發電量的持續增長,近年來我國光伏發電在各個領域應用逐步深入:

              軍民生活用電,如照明、灌溉、屋頂發電等;

              交通領域如,航標燈、交通/鐵路信號燈、高速路/鐵路無線電話亭等;

              通訊/通信領域如,太陽能無人值守微波中繼站、廣播/通訊/尋呼電源系統、士兵GPS供電等;

              石油、海洋、氣象領域,如石油鉆井平臺生活及應急電源、海洋檢測設備、氣象/水文觀測設備等;

              其他,如太陽能汽車/電動車、海水淡化設備供電、衛星、航天器、空間太陽能電站等。

              光伏新能源產業是實現雙碳目標的主要領域,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34萬家光伏相關企業,其中,超3成注冊資本在1000萬元以上。隨著光伏產業鏈的不斷完善,我國光伏產業已經由世界加工基地逐步轉變成為全球光伏產業鏈發展創新基地。

              從行業分布上看,22%的光伏相關企業分布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8%分布在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從地域分布上看,山東的光伏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超5萬家。其次為江蘇,有超4.4萬家相關企業,廣東和河北的光伏相關企業也均超2.5萬家。

              此外,近五年來,我國光伏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注冊總量持續上漲。天眼查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以工商登記為準,我國已新增超4.2萬家光伏相關企業,同比增長71%。

              技術進步使得多晶硅電池轉換效率和主流組件產品功率保持高速的增長,光伏技術迭代和應用創新將會進一步推動光伏產業的發展。隨著光伏發電的應用越來越靈活,我國光伏發電在應用場景上與不同行業相結合的跨界融合趨勢也愈發凸顯,未來,光伏發電在水(產)光(伏)互補、農(業)光(伏)互補、漁(業)光(伏)互補等各領域的應用將逐步深入。

              “雙碳目標”頂層設計照亮新能源汽車發展坦途

              2020年以來,國家和地方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新能源汽車熱度持續上升。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底,全國新能源(行情600617,診股)汽車保有量為492萬輛,占汽車總量的1.75%,其中,81.32%新能源汽車為純電動汽車。今年以來,截至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603萬輛,占汽車總量的2.1%。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493萬輛。

              今年3月起,在政策扶持下,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啟動。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產業近年來一直被資本市場熱捧,除了社會資本,國有資本和互聯網巨頭也紛紛入局。過去6年間,新能源領域平均每年都有超過50起相關投資事件,投資額年均達數百億元。不管是產業鏈上游的材料、電池公司、中游的車廠、新勢力車企,還是后期服務市場的充電、換電、電池回收、維修等領域,都不難尋覓投資機構的身影。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0月,我國現有37萬余家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其中,超3,700家為高新技術企業。十三五期間(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年度注冊平均增速達38.6%,其中,2020年相關企業年度注冊增速最快,達41%。

              據天眼查數據研究院的不完全統計,在2006年-2021年間,新能源汽車領域共發生約550起融資事件,總金額超3200億元。其中,超7成融資時間發生在2015-2020年,融資金額總計超2500億元。今年以來,新能源“吸金力”持續上漲。截止2021年10月,2021年已有70余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金額超800億元,超過2020年全年融資金額總數。

              從地域分布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總部、研發中心偏好選址一線城市,尤為鐘愛北京、上海。據天眼查數據研究院統計,上海,成最受新能源汽車品牌歡迎的城市,共有8家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總部、研發中心或者生產基地落地;北京次之,有7家新能源汽車品牌落地。此外,杭州、廣州、鄭州、合肥、青島、常州6座城市也均分布了2家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總部。

              不僅整車制造,產業鏈上游的材料、電池公司、中游的車廠、新勢力車企,后期服務市場的充電、換電、電池回收、維修等領域等頗受市場關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4-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從7.5萬輛上升至136.7萬輛。在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同時,新能源汽車充電時間長、續航里程短的問題也凸顯出來,消費者對充電設備、換電設備和電池回收需求持續激增。

              為此,充電樁相關企業迎來紅利期。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超16萬家充電樁相關企業。超8成相關企業成立于5年之內,以工商登記為準,截至2021年10月,我國新增超過5萬家充電樁相關企業,同比增長121%。

              從地域分布來看,我國充電樁相關企業較多分布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相關企業沖刺較快。目前,廣州充電樁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超過7,000家,位居全國第一,鄭州、西安、長沙等新一線城市超過上海均有超3,500家相關企業。

              目前,我國汽車產業確立了“純電驅動”的技術轉型方針,重點即突破電池、電機和電控技術,以推動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的發展。同時,伴隨新能源汽車的大幅增加,將產生龐大的充電需求缺口。為了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仍需在政策扶持下,加大社區私人充電樁建設力度。

              可以預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科技的根本性突破是重中之重。目前,中國光伏發電領域的技術已經居于世界領先地位,未來,可再生能源、儲能、綜合能源服務、充電樁的規模化擁有巨大的機遇;此外,氫能源、合成生物學、負碳等技術的突破也將成為未來20年(2045年之前)能源產業主流發展方向。在中國順利完成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過程中,中國的能源產業將實現里程碑式的轉折。

              注釋:

              碳匯(carbon sink),是指通過植樹造林、植被恢復等措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濃度的過程、活動或機制。

              附:

              關鍵詞: 雙碳

              相關閱讀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 亚洲高清专区日韩精品|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四虎| 亚洲国产电影av在线网址| 亚洲av区一区二区三| 亚洲AV无码AV吞精久久| 亚洲香蕉免费有线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77777_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无线码| 亚洲国产精品丝袜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一品区99热|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视频网址|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林ゆな|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人妖|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亚洲欧洲日本国产|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最大|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亚洲热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